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常咬手指、頭痛都是焦慮症特徵?3招焦慮症治療方法 教你逆轉焦慮思維

Cosmopolitan HK

發布於 2020年06月03日03:22 • Cosmopolitan.com.hk

經常頭痛、精神緊張、總是處於擔心狀態,別以為只是普通壓力所致,這可能是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的特徵。根據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別讓焦慮症毀了你》作者林子堯表示,女性罹患焦慮症的人數是男性的兩倍,平均更有5至8%的人曾經患上焦慮症。要如何區分焦慮情緒和焦慮症?下文有詳細分解。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7大焦慮症特徵

都市人對於生活或工作都有過度的擔心及焦慮,若你發現有以下3項的症狀並且持續時間長達6個月以上你要當心了

  • 坐立不安或一直感到煩躁
  • 容易疲勞
  • 注意力難以集中或常常腦中一片空白
  • 易怒
  • 肌肉緊張
  • 干擾睡眠
  • 頭暈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焦慮症測試

或許你對焦慮症仍有很多疑問,憂慮自己會否是患者之一,這由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擬定的焦慮症測試,能助你初步測試,但注意,焦慮症自我測試不能代替專業臨床評估,請向心理醫師或有關醫生尋求專業協助。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3大焦慮症成因

焦慮症的成因與很多因素有關,主要可分為潛伏因素、引發因素及持續因素。

潛伏因素
遺傳、與生俱來的脾性(比較敏感、容易炆憎)、過往的恐懼經歷、習染家長的焦慮。

引發因素
生活壓力 (如:測驗/考試等)、重大的人生轉變(如:親友或寵物離世等)、突發意外、藥物影響/突然病重/長期病患,賀爾蒙失調。

持續因素
家長的管教因素(如:間接鼓勵子女逃避的習慣;過份嚴厲的管教方法;反覆無常的管教方法)、偏向負面的思考模式、生活失衡、感覺不到親人、朋輩的關愛、支持。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總是擔心所有事情都有不好的結果,是否患上了焦慮症?

擔心是人類的本能,但是如果這份焦慮太超過,變成甚麼芝麻綠豆的小事都會擔心,甚至每件事情都會往最壞方向走想像,進而影響到心情、生活或職業,那就可能是焦慮症作祟。要如何走出焦慮症?以下3招治療方法,助你走出焦慮陰霾。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焦慮症治療方法1: 寫日記檢視焦慮認知

通常在我們焦慮感快速上升時,是最好的檢視時刻,那時候你要問自己,是甚麼讓你不安和害怕?以寫日記方式,把一天的心路歷程,以及在焦慮當下的心思,把它紀錄下來,這不僅有發洩的效果,也能讓多了解自己,更能針對這些問題來作改善。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焦慮症治療方法2: 旁觀者清 挑戰焦慮認知

在知道自己的焦慮認知後,我們要質疑並挑戰自己的認知,看看它們是否屬於一種偏差或錯誤的認知。但有時自己總是當局者迷,無法冷靜作出思考,你可以請值得信賴的朋友或家人幫忙,讓他們以「旁觀者清」的角度來點醒自己。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以下是常見的錯誤認知:

  • 災難式思考
    發生小小錯誤或意外,便認為自己的人生將會因此毀於一旦。
  • 非黑即白的思考
    認為事情只為為好壞、有無、勝敗與黑白,忽略事情也可有層次性及灰色地帶。
  • 誇大式思考
    常以誇大方式描述自己的負面行為或缺點。
  • 以偏概全式思考
    只見到少部分的負面消息,並未想到各方面的可能,便斷定整件事情的結局是不好的。
  • 負面式思考
    常以負面角度看所有事物,而忽略了同樣事情可帶來的正面效果。
  • 掃描式思考
    到處搜索會對自己不利的事物,讓自己更焦慮和恐慌。
▲ Cosmopolitan.com.hk
▲ Cosmopolitan.com.hk

焦慮症治療方法3: 建立新的認知

不良習慣之所以養成,有其原因及背景,要改善成功,難度不下戒煙及戒酒。所以要改變舊有些思考模式時,我們可以將重點放在如何建立一個新的認知方式。例如,檢視焦慮認知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並且想像如果焦慮認知改善後,自己的生活品質會有怎樣的改善與進步。當新的思考習慣形成了,舊的自然會消失。

Souce from 醫管局、《別讓焦慮症毀了你》
photos by Instagram、Shutterstock

**Follow us on: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