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大館保養建築原味 獲聯國教科文大獎

星島日報

更新於 2019年12月12日19:58 • 發布於 2019年12月12日19:00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左)表示,活化大館要呈現真實歷史原貌,以及新舊建築融合;馬會項目經理李文亮(右)亦指,活化工作需要靈活變通。

(星島日報報道)屹立中環逾一百七十年的中區警署建築群,經約十年活化後成為「大館」項目,並於去年中開放。有份參與活化計畫的建築師指,為保留大館的原真性,活化工作需要靈活變通,為解決個別建築物地基下陷問題,工程團隊邀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意大利比薩斜塔相關地基工程商來港商討對策,務求將建築物原汁原味保留下來。大館的活化計畫今年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卓越獎項,參與活化的馬會指,獎項肯定其活化大館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位於中環的大館佔地一萬三千六百平方米,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共有十六幢歷史建築物,包括三項法定古迹,即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馬會與政府合作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現已成為大館—古迹及藝術館。大館每個角落、每個小細節都花盡心思。

負責活化大館計畫的成員之一、馬會項目經理李文亮自計畫起已參與活化工作。他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復修每棟舊式建築物都很困難,因現時已活化的十五棟建築物各有不同興建年份、構造以及內部設計,每棟都要重新來過,不可將一套復修方法套用至其他建築物。他直言,為保留大館的原真性,活化工作需要靈活變通,「我們很多時候要見步行步,團隊去到現場時會因應現場環境、建築物的特性及構造等即時變通活化方案。」

活化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從來都不是易事,過程中充滿重重挑戰。作為參與者的李文亮直言,保育工作十分明顯的難題是本身建築物已經存在,但新建築物則是俗語所稱的「萬丈高樓從地起」,即建築物通常由地基開始向上興建。李提到活化大館初期,團隊發現整個建築群中歷史最悠久的D倉東翼及西翼之間出現裂紋,並遍布建築物內外,最長的裂紋有數層樓高,並有輕微沉降。

團隊當時邀請興建意大利比薩斜塔的相關分判商以及地基工程的承辦商,來港實地考察以及商量加固地基方法,最後決定在東翼地面注入一百二十支、直徑大約十厘米的迷你樁,注入的深度由三至六米深不等以鞏固地基。李文亮直言此工程相當有挑戰性,因大樓監倉空間狹窄,「工人要用很小的機械,大概是一個人高、如大雪櫃般的機械將迷你樁注入地面。」最終用半年至九個月時間完成。

大館始建於一八四○年代,英式建築色彩遍布大館內外,特別是位於營房大樓、猶如保齡球樽的「樽形欄河」。李文亮指,其雖然常見於英式的殖民地建築中,惟對於整個檢閱廣場以及中區警署建築群,樽形欄河具有標誌性的建築元素,「用了很多心思將建築物原汁原味保留下來。」

為重現建築物當年的原貌,工程團隊在如此細微的細節下苦工。李透露首次去到現場時,很多原有樽形的欄河已經破爛及消失,加上該欄河原本是陶器以及內裏空心,工程團隊需將每個「樽形欄河」拿出,並向內灌入混凝土然後再放回原位。他提到,單是保育樽形欄河至少花三至四年的時間構思及測試等,「構思初期不是太順利,最少構思八至十個方案,絕非一個方案走到終點。」

具有逾百年歷史的大館在十月獲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亦是繼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下的藍屋建築群於二○一七年得獎後,再有香港保育歷史建築項目獲此最高級別殊榮。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表示,這個獎項不但肯定馬會在過去十年為保育中區警署建築群,並將其活化成為大館所付出心血和努力,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馬會將整個大館由以往重門深鎖的警署,活化成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地方,並連接周圍的環境。大館亦有多元化的節目並具有當代的元素,將當代藝術與市民平時的生活融合,吸引更多市民到訪大館。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