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大英博物館藏品再臨香港 跳出「贓物」框框 反思文化碰撞痛苦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5月23日18:36 • 發布於 2019年05月23日20:30 • 文化力場
石像背後——場內展出關於昔日社政制度的文物,圖右為羅馬帝國奧古斯都大理石像,圖左為雅典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半身像,其劇作着墨個人與社會責任。(劉彤茵攝)
石像背後——場內展出關於昔日社政制度的文物,圖右為羅馬帝國奧古斯都大理石像,圖左為雅典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半身像,其劇作着墨個人與社會責任。(劉彤茵攝)
貝寧銅板——貝寧銅板記錄葡萄牙人前往非洲貿易,交往初期關係和暖,後來卻漸帶來軍事威脅。(劉彤茵攝)
貝寧銅板——貝寧銅板記錄葡萄牙人前往非洲貿易,交往初期關係和暖,後來卻漸帶來軍事威脅。(劉彤茵攝)
浮世繪代表——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影響歐洲現代藝術進程,反映文化交流一個高峰期。(馮凱鍵攝)
浮世繪代表——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影響歐洲現代藝術進程,反映文化交流一個高峰期。(馮凱鍵攝)
「曼尼拉」——歐洲商人於16世紀平均以50枚「曼尼拉」貨幣,可買取一個奴隸。(劉彤茵攝)
「曼尼拉」——歐洲商人於16世紀平均以50枚「曼尼拉」貨幣,可買取一個奴隸。(劉彤茵攝)
烏爾軍旗——約公元前2500年的烏爾軍旗來自現為伊拉克的地區,一邊花紋為戰爭場景(圖),一邊為和平場景。(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提供)
烏爾軍旗——約公元前2500年的烏爾軍旗來自現為伊拉克的地區,一邊花紋為戰爭場景(圖),一邊為和平場景。(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提供)
Belinda Crerar(劉彤茵攝)
Belinda Crerar(劉彤茵攝)

【明報專訊】「不是全部東西都是搶回來的。」——大英博物館早前回應館藏爭議,激起更高浪花。博物館擁有800萬件世界各地藏品,最古老的可追溯至200萬年前,當中不乏在侵略背景下獲得的館藏。近日大英博物館來港舉行大展,一組貝寧銅板亦為爭議「贓物」。約訪策展人講述當今博物館責任,她表示:「館方不要重蹈覆轍。」

未進展廳已知,今次最受歡迎的展品必定是《神奈川沖浪裏》版畫。約1831年,著名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創作《神奈川沖浪裏》,為描繪富士山的「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之一。葛飾北齋作品傳入歐洲對藝壇造成巨大衝擊,尤其影響法國及西班牙現代藝術進程,梵高更是浮世繪迷。大英博物館展覽策展人Belinda Crerar形容這是全球傳播力最高的藝術品影像之一,反映世界交匯的里程。

102組展品 濃縮200萬年世界發展

大英博物館繼前年來港展出埃及木乃伊,去年以亞歷山大大帝為題;今年則再舉行「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展出共102組展品。跟Belinda Crerar走過10個展區,展覽濃縮200萬年世界發展。展覽源於2010年館方與英國廣播公司合作製作百物系列的廣播節目,大受歡迎。後來館方決定以百物舉行巡迴展覽,曾在中國內地、阿布扎比、澳洲等地舉行,每個地方展品清單稍有調整。Belinda Crerar解釋展區由時間區分,館方分析最能代表該個時期人類社會的主題:「例如最早期人類面對捕獵、製造器具等問題,慢慢至亞述(Assyrian)及羅馬大帝國時期已是較成熟的社會管理架構,我們透過文物研究不同地方如何理解權力,例如希臘民主制度、中國儒家等,人類認為什麼是好或不好的政府呢。」

貿易交流vs.侵略剝削

「在人類歷史,當然有很多令人不愉快(unpleasant)的內容,包括奴隸制度。」Belinda Crerar說。文明長河浩瀚,展品繁多觀眾容易失焦,策展人便建議其中一個切入點。展覽希望呈現人類如何由分散至聯繫。她指出:「歷史中不同文化相遇,帶來美好,亦帶來痛苦,供今時今日世界一些見解。」展廳講述16世紀航海時期開展,歐洲國家積極探索各地,促進貿易交流,同時引來侵略與不公制度。玻璃展櫃內置有50枚「曼尼拉」貨幣,乃當時一個非洲奴隸的公價。場刊解釋「曼尼拉」是葡萄牙語手鐲之意,西非人戴起炫富並用作貨幣。歐洲商旅助長奴隸制貿易,將他們販賣至歐美成為莊園、礦山及私人家庭的勞力,估計多達1100萬人被販賣作奴隸,數以百萬人在惡劣船程喪生。百物不止物件,人亦直接被當作貨物買走。奴隸制度雖解體,全球經濟下工人權益仍千瘡百孔,展品至現今仍起警世作用。

說及暗黑歷史,2017年英國有藝術歷史學者發起「不舒服藝術導賞」(Uncomfortable Art Tours),吸引媒體及公眾持續關注,緊接周末就有幾場導賞。其中一個內容是講述大英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等大型博物館的館藏歷史,更製作印有「就按照你偷回來的模樣展示它」的襟章。大英博物館一直被指摘館藏是由暴力搶掠各地珍品而來,不少更成為鎮館寶物。就以中國為例,東晉絹畫《女史箴圖》據稱於八國聯軍入京時被掠走。去年大英博物館開腔回應指出「不是全部東西都是搶回來的」,被批引起公關災難。館方增加安排一系列免費講座講述不同館藏的收藏經過及歷史,涉獵所羅門群島、東南亞等。

如何說明背後歷史?

「的確,當中有些從戰爭侵略時取回來,但館藏亦有很多不同來源。」Belinda Crerar坦言:「館方可以做得更好的是,對介紹館藏如何組成,更加開放、公開。」至於今次展覽有什麼是爭議所指「贓物」?Belinda Crerar點出「貝寧銅板」,大約1500至1600年製造。位於現今尼日利亞的貝寧王國,首都由「奧巴」(即國王)統治,發展曾如日方中。其中一塊銅板中間可見「奧巴」,體積最大突顯其地位,旁邊有兩個侍衛。有趣的是,後方刻有兩個歐洲人,穿著截然不同的服裝。貝寧王國當時先與葡萄牙人交易象牙、棕櫚油及胡椒,銅板記錄了這段關係。跟其他西非領袖有別,貝寧王國不太積極於奴隸輸出,更一度禁止販售男性奴隸。然而貿易關係好景不常,貝寧王國於19世紀被英國吞佔。Belinda Crerar解釋每一件展品介紹附有一組數字,如貝寧銅板的「Af1898,0115.10」,公眾在博物館館藏資料庫輸入數字即可見到更多資料。網上列明銅板是由英軍奪取(seized),惟展覽現場則不見展示出來。

「以前在常設展廳沒有把詳細的收藏歷史展示出來,包括因為不夠位,有些資料可能放在網上或書籍。館方會不斷審視展出內容。留意到近年更多聲音關注收藏歷史,我們逐步籌備更新館內資料,很大工程。」Belinda Crerar說館方持續有關館藏的學術研究,嘗試平衡不同論述。更重要的是,她表示館方跟館藏發源地的社群保持連繫,當地專家同事了解社群希望如何闡述自身歷史。以今次展覽的澳洲原住民織籃為例,展品至少約有100年歷史,乃團隊一直與原住民溝通所得。

至於「贓物」館藏是否要歸還?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高級策展人Chip Colwell多年來推動「歸還」館藏予美洲原住民,包括先人骸骨。Chip Colwell亦協助祖尼族人找回戰神神像。上世紀末美國考古學家開始蒐集祖尼人戰神木像,收藏於各個博物館,此等土著雕塑大大影響畢加索等現代藝術發展。族人成功取回部分戰神並直接放於大地供奉,「實際」地延伸部落精神信仰。Belinda Crerar卻指出由於文物來源複雜,必要因應個案洽商度身方案。另亦有部落希望文物能於大英博物館展出,供世界各地遊客認識。

拖延不還?政經問題複雜

有關討論因法國總統馬克龍競選承諾歸還非洲文物而愈演愈烈,去年年底他下令歸還約26件貝寧文物,分析指出乃鞏固關係的外交手段。另一邊廂,大英博物館及尼日利亞代表在內組成的Benin Dialogue Group早前達成初步協商,將貝寧文物以3年為巡迴期借予當地展出,批評指博物館做法反客為主,拖延不還。Belinda Crerar表示自己非負責有關文物,但館方認真對待每個「歸還」個案。她解釋其中一個考慮是非洲國家邊界已有所改變,不同族群之間的糾紛複雜。整體來說,館方亦要考慮對方的社會政治情况,某個國家的表達自由、宗教自由、政治狀態是否開明等。

回應時代 啟發現世

「很多時不是說還就還,因為時間過去了,文化亦向前了(move on)。館方希望找尋一個可以回應時代,能給現世啟發的展覽方向。」Belinda Crerar認為要面對歷史傷痕,平衡帶出各方論述。她認為,大英博物館擁有龐大資源及藏品呈現世界歷史,因而有更大責任肩負「去帝國化」,帶領後殖民時代進程。她再以貝寧銅板為例,乃較鮮見的文物可從非洲人眼中看歐洲人,令公眾有更立體角度理解文化相遇初期的共存情况,跟館內其他展品結集成較完整的歷史版圖。她說:「容納不同聲音是我們正在做的,而不只是大英博物館說是就是,說不就不,否則只會重蹈覆轍。」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日期:即日至9月9日

時間:周一、三至五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7:00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門票:$10

查詢:www.heritagemuseum.gov.hk

文:劉彤茵

編輯:王翠麗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