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史上最大、出現逾月的北極臭氧洞已修復 未知會否成新常態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4月30日05:04 • 發布於 2020年04月30日05:03

歐洲太空總署 (ESA) 哥白尼計劃研究團隊上周 (23/4) 指,在北極上空平流層出現超過一個月的臭氧洞終於修復。

團隊在 Twitter 上公佈消息,並指:「史無前例的 2020 年北半球臭氧洞已告一段落。」

The unprecedented 2020 northern hemisphere #OzoneHole has come to an end. The #PolarVortex split, allowing #ozone-rich air into the Arctic, closely matching last week's forecast from the #Copernicus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
More on the NH Ozone hole➡️https://t.co/Nf6AfjaYRi pic.twitter.com/qVPu70ycn4

— Copernicus ECMWF (@CopernicusECMWF) April 23, 2020

平流層臭氧層會吸收來自太陽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皮膚癌與白內障等損害。從 1970 年代開始,學界發現南極地區的臭氧層會在當地春季開始轉薄,九月中至十月初會變得最薄,而這個情況源於人類使用製冷化學物質如氟氯烴 (Chlorofluorocarbons, CFC) 與氫氯氟烴 (Hydrochlorofluorocarbons,  HCFC) 、低於 -80°C 的極低溫、陽光直射、風場等因素引起。人類排放的 CFC 、 HCFC 等物質也會加速分解平流層臭氧分子,令臭氧層穿洞,使地表曝露於更多的紫外線輻射下。

北極的氣溫通常不會驟降至南極水平,但 ESA 聲明指,今年繞北極流動的強風將冷空氣困在平流層的極地渦旋 (polar vortex) 中,而當中混有 CFC 等物質。在冬季結束時,北極上空的第一道陽光引發了這種異常強烈的臭氧消耗並形成相對較大的臭氧洞,面積相當於格陵蘭的三倍。

目前,未有足夠數據來證明北極將如南極般會每年都出現臭氧洞,德國航空太空中心的大氣學家 Martin Dameris 亦向《自然》表示,這只是人類首次討論北極有一個真正臭氧洞的情況。

來源:
Live Science, North Pole's largest-ever ozone hole finally closes, 28 April 2020

文/Alan Chiu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