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南極部份地區仍殘留 50 年代核試放射性物質 含量是正常 10 倍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19年10月18日09:13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8日09:13

南極冰蓋除了不斷融化值得注意外,上月刊於 JGR Atmospheres 的報告更發現,當地部份冰蓋仍殘留 1950–60 年代美國於太平洋核試殘留的放射性氯。這並非完全是壞消息,我們從研究可更了解地球大氣運作,但學界仍需重新審視南極如何儲存和釋放氯 36 (chlorine-36) 這種放射性元素的機制。

氯 36 會天然存在,冰川學家會以這種同位素與鈹 10 (beryllium-10) 鑑定冰芯年份。雖然在標準狀態下,氯 36 永久被南極的降雪困住,正常是無法在南極大氣中找到任何有關它的讀數。

當年美國核試時釋出的中子與海水中的氯產生反應,將多種放射性同位素釋至空氣中,其他同位素多年來已回到核試前水平,但唯獨氯 36 仍可被檢測。

參與研究的法國地球科學家 Mélanie Baroni 指,全球大氣中已不再存在氯 36 ,這亦是團隊為何在全球各地觀察天然氯 36 量。

通過分析南極洲的兩個特定區域塔洛斯穹 (Talos Dome) 與俄羅斯位於當地的科學考察站沃斯托克站 (Vostok Station) ,前者每年降雪量為每平方厘米 8 克,後者則為每平方厘米 1.96 克。

團隊發現,沃斯托克站周圍冰面附近空氣仍有高濃度的氯 36 ,是天然水平的 10 倍。雖然其放射性無法對地球大氣產生任何嚴重影響,但這種同位素比此前所知的殘留於南極更久。氯 36 亦被發現自 1998 年起逐步從積雪深處冒升到冰蓋表面,情況令團隊驚訝。

團隊指,如果氯 36 的降解方式與以前所認為的不同,將對分析和確定冰芯年代產生影響,改變近年冰芯研究的結論。報告又提醒,核武在使用後數十年仍會對環境產生長期影響。

來源:
Science Alert, Antarctic Ice Sheets Are Still Leaking Radioactive Chlorine From 1950s Nuclear Weapons Tests, 18 October 2019

報告:
Pivort, S., Baroni, M., Bard, E. & et al. (2019). A comparison of 36Cl nuclear bomb inputs deposited in snow from Vostok and Talos Dome, Antarctica, using the 36Cl/Cl‐ ratio. JGR Atmospheres first published 9 September 2019. doi: 10.1029/2018JD030200

文/Alan Chiu 、審核/Edward Ho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