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利瑪竇音樂劇 導演劉松仁藉歌舞演述五百年前文化衝突

明周文化

更新於 2019年03月24日10:57 • 發布於 2019年03月24日10:55

五百多年前,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年)乘船遠赴澳門再到中國,他沒穿上傳教士袍,反而身披袈裟,當「西洋和尚」,他由被排擠到受到士大夫重視,這段情節將被放上舞台,舞台劇《利瑪竇》不只演繹其傳奇一生,還有他如何面對中西文化衝擊,發掘儒家精神。

擺脫說教味 以歌舞說故事

未看《利瑪竇》劇情,知道劇目由本地教區人士發起,的確有點擔心會否宗教意味甚濃?不過看見其海報設計倒安心了一半,黑色主調的利瑪竇肖像,其儒士帽子上畫有大三巴、算盤、地球儀等,象徵他一生事迹的物事,設計相當摩登,行文亦沒有宣教意味,原來是出自本地設計師李永銓之手。

再看班底更覺驚喜,曹誠淵任舞蹈總監、杜琪峯策劃、劉千石當顧問,還有鄭國江填詞。鄭國江說:「這個戲不能太嚴肅,黎允文在旋律方面亦有遷就,否則歌詞唱出來就好似教會歌曲。」負責作曲的黎允文經常為電影製作配樂,如《激戰》、《歲月神偷》配樂都是他的作品,劇中歌曲穿插拉丁文、意大利文和中文,編曲亦融合中樂加西樂,表達中西文化交融。

導演劉松仁直言團隊很多成員本身沒有宗教信仰,如執行導演黃俊達純粹認同劇本,加上欣賞劉松仁願意停工兩年半,專注劇作而受感動加入。「我根本不是做舞台的,所以停了兩年半工作,不接任何劇集,我沒本事分心。」劉松仁說。採訪當日,隨手執紙扇的他步入紅磡工廈的排練室,以往電視中的大俠瀟灑印象揮之不去,但當他談起劇作,卻變成溫文儒士,謙卑敦厚。

由公仔箱走到舞台,首次執導對他來說是莫大挑戰,亦直言籌備過程中,有人因為他非舞台出身而沒信心參與。他最初受八十五歲的恩保德神父邀請才籌備此劇,「我認識他六十年了,小時候正是他為我領洗的,我怎可拒絕他呢?」劉松仁說,「恩神父都是來自意大利,非常敬重利瑪竇。他六十年前初來到香港時始學廣東話,在新蒲崗工廠當了二十多年工人,工友都叫他做恩伯呢!當時沒有人知道他是神父。」劉松仁覺得恩保德就像利瑪竇那樣放下身段,融入中國人社會。

放下身段 推動中西交流

劇本五幕戲講述利瑪竇由意大利到中國前後廿八年的事,故事發生在明朝萬曆十一年,由於元朝時漢人被外族統治,加上日本倭寇入侵,社會氣氛排外封閉。

利瑪竇為了爭取中國人信任,穿袈裟扮和尚十年,努力學習粵語和北京話,這與以往高高在上的傳教方式截然不同。「中世紀時西方航海事業好強盛,當時天主教好高姿態,傳教方式是把自己的宗教強加於別人,去到哪兒都把當地變成其殖民地,利瑪竇並不認同這方式,所以他學習中國文化,又用拉丁文將『四書五經』翻譯到西方,又把西方科學傳去中國,貢獻好大。」劉松仁解釋。

即使利瑪竇見到中國人拜祖先、祭天、敬孔亦認為不算迷信,只是尊重傳統的表現,「這稱為利瑪竇規矩,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人反對,他真的很開明。」利瑪竇後來明白要真正得到中國人尊重,就要成為學者,於是他換上儒生服飾,以文言文著書,把拉丁文經典翻譯為中文。由於他本身熟悉天文科學,來到中國後繪畫世界地圖,送贈天體儀、地球儀和計時用的日晷予官員,得到朝野敬重。

「這劇目想說他在中西摩擦間如何對待當地人,經歷了廿多年的旅程,他發現中國文化和天主教教義好多共通點。」劉松仁說,無論是天主教教義,還是孔子的《論語》所言,都是教育人成為仁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