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促設全面醫療紀錄 《刺針》關注催淚彈、藍色水劑成份不明 醫生難處理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19年12月08日03:16 • 發布於 2019年12月08日03:16

因反送中運動激起的警民衝突持續近半年,警方在衝突中發射近萬枚催淚彈,又多次出動水炮車。最新一期國際醫學期刊《刺針》(Lancet)發表社論指,本港社會動盪持續,評估事件對香港市民健康的影響相當迫切。該社論提到,暴力衝突致很多人受傷,在人口密集的市區廣泛使用催淚彈、水炮車的藍色水劑等武器,關注其對健康之影響。

《刺針》關注到,警方未有公布催淚彈、藍色水劑成份,指醫生若不清楚武器的成分或風險,難以評估其對健康之影響,亦無法向公眾提供保障健康的建議。

社論指,有受傷警察指公立醫院的醫療強差人意,醫護人員對警員有偏見,醫生就關注不少因警棍或橡膠子彈而造成的頭部創傷。《刺針》提及,由於傷者未必信任公營醫療系統,令沒有紀錄在案及未經治療的傷者數目急增,相信大部分個案是青年。

社論關注催淚彈可以引致呼吸系統及眼睛不適,特別是香港人口密集,廣泛使用催淚彈不但影響住宅大廈、醫院。而水炮車噴出的液體含不明刺激物,燃燒汽油彈或車胎,或會帶來潛在有毒物質,對健康影響不明。

社論亦提到,市民面對大型的暴力事件,可能帶有精神健康問題,衝突會帶來傷害,同時會對香港市民的健康造成長期損害;為評估事件對於市民健康的影響,必須建立一個有系統、透明及健全的醫療紀錄,不單可以統計及管理未知的健康影響,同樣可重建信任。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