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中國 40 年阻荒漠化植林工程 或致水資源更缺乏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19年09月24日08:53 • 發布於 2019年09月24日08:53

過去 40 年,中國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已在 13 個省種植超過 660 億棵樹,以對抗華北荒漠化擴張問題。每年中國都會在相當於愛爾蘭面積的地區播種,並將工程所用的方法教授予一帶一路的國家。不過,有學者憂慮將非原生植物令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加劇。這些品種往往會吸收大量水份,而本身荒漠地區就已因氣候變化降雨量變少。

牛津大學地理學家 Troy Sternberg 向《自然》表示,三北防護林工程原意是好,但做法愚蠢。中國學者則認為,在荒蕪地區重新植林有好處,但亦要考慮不同地區的情況。現時地方政府已種植更多灌木、草本植物和其他需要較少水的原生植被。

戈壁沙漠與其他類似的乾旱地區多年都因為過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而不斷擴張。因此中國在 1978 年宣布展開三北防護林工程增加植披,減慢荒漠化速度。在 2000 年,中國的荒漠以每年 1.04 萬平方公里速度增加,但到 2017 年根據中國當局數據,速度已減慢至每年增逾 2,400 平方公里。

2018 年中國有團隊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 (NOAA) 的衛星數據進行研究,發現植林增長趨勢與中國官方公布的吻合,然而該研究認為伐林政策的改變,比起三北防護林工程對趨勢出現更為重要。

在 1999 年,中國政府開始於黃土高原北部進行退耕還林工程,並種植數以百萬計的樹木,植林範圍更相當於整個法國。自此該地的植林工程繼續快速發展。 2018 年,林業和草原局宣布了要在 2050 年前中國森林覆蓋率要達到 30% ,目前覆蓋率則約為 22% 。

蘭州大學大他科學院院長黃建平指,植林是防治荒漠化方面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措施。不過,南京大學氣候與全球變化研究院院長符淙斌認為,現時確定工程是否已經解決問題仍言之尚早,並且土地恢復通常是一個長期過程,可能需要數十年甚至 100 年的時間。

此外,工程也造成一些環境問題。曾有學者發現在中國西南部,有農民砍伐當地原有植被,以便取得工程的種植資金。另一方面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一些已人工種植樹木的地區變得越來越乾。七月曾有研究指,中國 1994-2008 年的半乾旱地區範圍比 1948-1962 期間有 33% 增長,而另一份 Sternberf 有參與的研究則發現,中國乾旱地區可能因人為氣候變化,自 1980 年起增加約 160 萬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伊朗全國。

黃土高原重新引入的大部份植物均比原生植披用更多水。 2016 年的研究曾顯示,這些新生態已令吸收大量降雨,使鄰近河流流量減少,可能引人類缺水,類似說法同樣出現於上月發表的報告之中,該報告更警告中國應停止所有退耕還林工程。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家曹世雄指林業部已經認識到三北防護林工程的錯誤,近年該部門和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著手種植用水量較低的灌木,而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 3 月份接受新華社訪問時曾表示,「積極謀劃實施新的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強化人工修復措施,加快草原生態修復進程」。

曹世雄又指,地方政府與學者可和社區合作尋找方法種植用水較少,但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使修復工程更為有效,例如種植一些可與灌木共生的中草藥,增加農民收入。

來源:
Nature, China’s tree-planting drive could falter in a warming world, 23 September 2019

文/Alan Chiu 、審核/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