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第六次大滅絕】北美自 1970 年雀鳥數量大減 30 億隻 或與生態破壞有關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19年09月23日05:05 • 發布於 2019年09月23日05:05

第六次大滅絕是近年科學家一直擔心的重要生態議題,最新刊於《科學》研究發現,美國和加拿大兩地的雀鳥數量在 50 年間大幅減少 29%。

研究人員分析了自 1970 年代的雀鳥數據,發現雀鳥數量在過去 50 年間大減 29% , 即約 30 億隻。帶領研究的康內爾大學保育科學家 Ken Rosenberg 形容,發現令人感到錯愕 (staggering) 。

Rosenberg 指出,以往一般認為雀鳥數量減少的主要會是受危物種,但今次分析則顯示常見雀鳥同樣會下跌趨勢。研究人員發現數量減少的雀鳥中,至少有 90% 是來自 12 個科 (families) 的雀鳥,包括燕子 (swallow) 、鶯 (warblers) 、燕雀 (finch) 和麻雀 (sparrow) 等常見,且對生態功能影響較大的雀鳥。

除分析不同物種類別外,研究人員亦分析了過去 50 年,在不同棲息地居住雀鳥的數量改變。其中,他們發現首當其衝的是草原雀鳥,自 1970 年數量減少至少 53% ,即超過 7.2 億隻。另外,居於海岸的水鳥數量亦極低,整體數量至少減少近三份一。研究人員亦留意到,候鳥春季遷徙活動在過去 10 年也有下跌跡象,減少約 14%。

有份參與研究的佐治城大學環境保育專家 Peter Marra 指,今次發現亦與過往研究發現一致。今年 8 月曾有研究指出現代植物滅絕速度比歷史值快近 350 倍,而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去年 10 見的報告亦指出,人類活動已導致至均 60% 哺乳類、鳥類、魚類和爬行類動物群族滅亡。之前更有研究指出,要原有生態回復原狀,相信要至少 5–700 萬年時間。未有參與研究的生態學家 Gerardo Ceballos 指出,常見雀鳥減少會帶來重大生態影響。會影響到的生態活動或包括生散播種子及捕食害蟲等。

研究未有檢測雀鳥數量下跌的原因,但指出農業以及都市化等人類活動都有機會是數量減少主要誘因。雀鳥是反映環境健康的重要因素,今次研究反映美國和加拿大兩地環境已嚴重受人類活動威脅。 不過,Rosenberg 認為今次發現未必全然是壞消息,並指:「我們希望今次能喚醒大眾對保育議題關注。」研究亦列出過往一些措施有望改善鳥類數量。有份參與研究的環境科學家 Adam Smith 指出,問題不止是美國問題,而是涉及不同國家的領域。各地需共同為「救回雀鳥」協力,製定相應政策。 

來源:
Phys.org, New study finds US and Canada have lost more than 1 in 4 birds in the past 50 years, 19 September 2019
Science, Three billion North American birds have vanished since 1970, surveys show, 19 September 2019

報告:
Rosenberg, K.V., Dokter, A.M., Blancher, P.J. & et al. (2019). Decline of the North American avifauna.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DOI: 10.1126/science.aaw1313

文/Edward Ho、審核/Alan Chiu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