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獨立書店 每周一書】生如夏花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5月31日05:05 • 發布於 2020年05月31日05:05

「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泰戈爾《漂鳥集》 

知名印度詩人泰戈爾以夏花與秋葉喻生與死,活著時如夏花般絢爛,充滿生命力;面臨死亡則如秋葉般悄然、靜穆,不必太多悲傷或畏懼。曾經努力追求美麗璀璨的生命,死亡也許並不可怕,因你問心無愧地活過。 

泰戈爾以「生如夏花」作為對生命的見解,解憂舊書店則想起劉以鬯的《春雨》,借春雨象徵混亂的思緒,把握時代的脈搏。一陣雷聲喚起作者對動盪不安世界的反思:「道德範圍以外的黑白共不是兩種顏色。太多的書籍湮沒了。智慧被囚禁在沒有磚牆的監獄裏。」「沒有人在這個世界上得到絕對的快樂。」

田園書屋推薦 Joan Didion 的回憶錄《奇想之年》,此書記錄了作者對於生命、死亡、愛情與親情的困惑與思考。Joan Didion 以優美文筆描述丈夫驟逝之後一年的時光;雖然描寫的是疾病與死亡,但書中沒有陰森的冷酷,只有澎湃的熱情,甚至還有反諷的幽默。她告訴讀者愛一個人、失去一個人是什麼滋味,看著兒女病魔纏身、卻又無能為力,是什麼心情。序言書室則介紹了哈里森著作《我們為何膜拜青春》,作者引用大量文學或人文哲學的作品,向讀者展示「人就是喜歡童年,厭惡老年」,以淵博知識呈現出 No country for old men 這種意識與生命的密切關係。

解憂舊書店:劉以鬯《春雨》

文學家愛以大自然的變化比喻變幻的人生。泰戈爾以「生如夏花」作生命燦爛的見解,我卻想到本土作家劉以鬯先生的《春雨》,這篇短篇結集在同名的短篇集中。《春雨》很少人討論,但整本集子中我最喜愛的一篇。内容是借春雨象徵混亂的思緒,藉此把握時代的脈搏。「忽然響起一陣雷聲⋯⋯」眼睛看到天氣的變化,内心卻想到「這世界像隻萬花筒⋯⋯野心像一朵有毒的花。這個世界到處有這種花朵成長。」還有「混亂的世界。有病的地球。」「道德範圍以外的黑白共不是兩種顏色。太多的書籍湮沒了。智慧被囚禁在沒有磚牆的監獄裏。」「沒有人在這個世界上得到絕對的快樂。」春雨的變化與混亂的思緒看似沒有關聯,卻突顯著動盪不安的世界,這不就是過去這幾天的景象。這是寫於一九六八年四月。

序言書室:Robert Pogue Harrison《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里爾克在〈杜伊諾哀歌〉中寫道:萬物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艾略特在〈四個四重奏〉則提出一切現實時間不可回贖,然而人依然那麼執著於「返老還童」(Juvenescence)。「返老還童」正是哈里森著作《我們為何膜拜青春》要討論的課題。從生物學上,人比其他靈長動物有一項差異,就是「幼態持續」,即一種保持幼年形態的成熟,相對其他動物,人的學習過程也延續到終生,這裡還可以解釋到人的語言學習和理性等。我們的心智也一直保持小孩的原樣,即使它變得更世故,這就是為何童年經驗一直主導記憶、決定我們看世界的方式,而我們總是那麼珍視童年經驗,因為童年就是我們生命的本源。作者引用華滋華斯詩作說明了這一點,還有的就是我們的智慧源自童年,卻會因為年歲增長而衰竭,所以我們總覺得神童往往比老年智者更珍貴,我們喜新厭舊,甚至認為新興的文明,比積累太多歷史記憶的古老文明更有活力(如柏拉圖《蒂邁歐》中將雅典和埃及作對比),還有在政治上「新」的國度(如美國)。哈里森在書中引用大量文學或人文哲學的作品,向讀者展示「人就是喜歡童年,厭惡老年」,以淵博知識呈現出No country for old men這種意識與生命的密切關係。

田園書屋:瓊.蒂蒂安Joan Didion《奇想之年》

本書是當代深受敬重的小說與散文作家瓊.蒂蒂安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她的丈夫猝死,獨生女隨後去世,一夕之間,從美貌的文藝偶像成為孤獨的七十老婦,她看似堅強冷靜地安排後事,其實內心已陷入狂亂的異想世界……直到兩年後才出版這本回憶錄,敘述她對於生命、死亡、愛情與親情的困惑與思考。此書推被崇為「傷慟文學的經典之作」。

生命無常,你永遠無法知道下一秒你面對的會是什麼,作者以哀慟的心情描繪出與丈夫女兒曾經經歷過的一切,像是不停地以來回穿插播放過往回憶,想要重新找回逝去的所有時光,平凡無奇的生活中記錄著大量酸甜苦辣,當逝者已矣,蒂蒂尚未接受丈夫淬然離去的事實,便將注意力轉移到重病臥床的女兒身上,當她處理女兒病痛時,心思卻又飄回了當年三人存在的空想裡,就這麼從丈夫逝世後的一年,奇想了一整年,這不只是悲傷,還有著深深的哀慟。

這是一本令人動容的作品,作者用紀實而不渲染的筆調,為讀者刻畫出死別、喪親與哀傷的面貌。她以優美的文筆描述丈夫驟逝之後的一年時光。雖然描寫的是疾病與死亡,但書中沒有陰森的冷酷,只有澎湃的熱情,甚至還有反諷的幽默。她以親身的經歷,讓我們窺見哀慟的境界。她用毫無矯飾的文句告訴我們,愛一個人、失去一個人是什麼滋味,看著兒女病魔纏身、卻又無能為力,是什麼心情。這本書讓我們瞭解,一個人如何在無可理喻的境地中梳理出意義,如何找出方法繼續面對人生。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