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武漢肺炎】生物學家倡變招改驗具抗體者 意大利考慮響應測試 10 萬醫護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4月06日09:53 • 發布於 2020年04月06日09:26

有生物學家家美國科技雜誌《WIRED》撰文,認為武漢肺炎 (COVID-19) 抗疫策略應該轉變,由主要為抗源測試 (antigen testing) ,變為大規模的抗體測試 (antibody test) ,從而辨識免疫者,讓他們暫時擔當社會上人對人職務。意大利政府也考慮採取類似策略,威尼托 (Veneto) 地區計劃測試當地 10 萬位醫生和護士體内有沒有病毒抗體,讓這些對病毒呈免疫力的醫護人員重回崗位。

踏入 2020 年三個月,世界已幾近停轉,甚至連全球空氣污染問題也得以短暫放緩。對上一次全球生活出現如斯變化,或要數到世界大戰時期。今次讓人類正常生活接近停擺的,不是戰爭,而是全球疫症大流行的陰霾。

全球近乎停擺 經濟民生嚴重受損

COVID-19 爆發源頭是來自中國武漢一個不甚起眼的華南海鮮市場。病毒在中國國内迅速擴散,原來對此不以為然歐美各國也接二連三地出現大爆發。不少國家來不及反應,全球確診數字已幾何級數急升,超過 100 萬人確診, 5 萬人死亡。各國苦無對策,暫時只得實行嚴格社交距離政策(social distancing) ,希望可拉平曲線 (flatten the curve) ,減低疫症對於醫療系統負荷。

社交距離政策幾乎停止了各種經濟活動,街上只剩下藥房、診所、雜貨店、超級市場等必要店舖營業——昔日熙來攘往的街道,轉眼變成死城。大部份商鋪無法營業、美國熔斷機制 23 年來首次被觸發,不少人也因抗疫政策失業。上周美國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達 665 萬人,加上前一同申請人數,現時有近 1,000 萬人申請了失業救濟金。歐美國家最早全面封國的意大利,加上年前的經濟債務危機未解,國内經濟更加是一落千丈。意大利政府已撥出近 280 億歐羅,希望可讓當地企業、業主、失業人士渡過難關上月印度宣佈封國,更令當地貧窮人口生活百上加斤。半島電視台道報道,指當地有農民原本要依靠每日 100 盧比(折合約港幣 10 元)的工資,以及每月救濟金過活;但疫情之下,兩個經濟來源均完全消失,該農民接受電視台訪問坦言:「我覺得這樣說有點羞愧,但我甚至連 100 盧比也沒有,莫迪(印度總理)應告訴我們,可怎樣在這環境下生存。」不幸的是,這類情況在當地並不罕見。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上周四就指,封城政策為最貧窮、最脆弱的一群帶來始料不及的結果。

不僅是經濟活動受影響,全球食物供應也可能因這些必要的抗疫策略而面臨新挑戰。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UN World Food Programme) 日前發表報告,指現時全球糧食供應並無問題,但大型進口商可能會對前景感到不明朗,甚至出現恐慌性購買,有機會令食物價格急升,貧窮國家及人口恐會首當其衝。此外,未來一些抗疫政策更可能會影響食物供應勞動人口數,此些因素均對未來食物供應帶來壓力。

逐步回復正常生活 與疫共舞

抗疫重要,但世界總不能無了期停擺,而惡劣經濟、長期心理壓抑環境同樣可「殺人」。現時最可能終結全球大流制的方法,相信是期望科學家盡快成功研發疫苗,以為各國社區建立「群體免疫 (herd immunity) 」。然而,即使是現時已開始測試的新疫苗,樂觀估計也最少要 18 個月才能推出市面。數據科學家 Tomas Pueyo 早前撰文指出,抗疫策略需先以鐵鎚策略 (hammer) 大幅度抑制疫情;之後再要「與疫共舞 (dance) 」,包括大規模測試辨識感染者,教育大眾疾病資訊、個人距離、防護裝備配戴,以及個人衛生意識等。疫情早期失守的南韓,就是以此策略,讓國民生活逐步回復正常。

生物學家 Peretz Partensky 也有類似想法;不過與 Pueyo 不同,他認為更重要是大規模的抗體測試 (antibody test) 。現時全球大部份對於武漢肺炎測試主要為「抗源測試 (antigen testing) ,可用於確認受測者是否遭感染。相反,抗體測試則可用於測試受測者體内有沒有發現類似抗體,即代表受測者對病毒在一定時間「免疫」。 Partensky 在 WIRED 撰文,提出應以抗體測試辨識出免疫者,並運用康復者以及免疫者的優勢,讓他們暫時擔當社會上人對人職務,盡量切斷傳播鏈,保護較脆弱的一群。Partensky 認為未來研發的抗體測試,也好可以讓科學家利用免疫者血清和抗體研究治療新方法。

意大利政府也在考慮採取類似策略。其中,意大利威尼托 (Veneto) 地區計劃測試當地 10 萬個醫生和護士體内有沒有病毒抗體,讓這些對病毒呈免疫力的醫護人員重回崗位。此計劃亦有望在日前延伸至當地普羅大眾,為免疫者提供免疫護照 (Immunity Passport) ,容許他們外出工作。

有效抗疫,還是放虎歸山?

然而,讓康復者回復正常生活的方法是否可行?上月初有德國研究就指出,部份康復者在無病徵後仍可能會出現病毒脫落 (viral shedding) 現象,但似乎不具傳染性。上周 (30/3) 刊於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的研究一樣發現,部份康復者體内還可發現病毒,唯未清楚其傳染性。另一重要因素,即使所有患者都經過嚴謹檢測,再無發現病毒在體内發現後才可停止隔離,但現時科學家仍未知道免疫力可維持多久,會否出現「二次感染」,甚至放虎歸山,令更多人受感染等。此前,中國、日本、南韓等地都曾有少數個案稱患者在康復後重新感染病毒。不過,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解釋,此些個案可能是病人檢測取樣,或試劑質量問題,而非「重新中招」

以過往對於流行病以及武漢肺炎病毒的了解,或者讓康復或免疫者重回工作崗位,是平衡抗疫與經濟影響的可行方案。意大利威尼托地區未來的經驗或可讓全世界借鑑,若然方法可行,相信有助減低疫情威脅下,對民生經濟的影響。生物學家 Partensky 在其文章提醒,此方法雖然可能有效,但仍可能會令免疫者和一般人之間出現心理芥蒂,也是在實施此類類似「特權」政策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參考資料:
New York Times, In Italy, Going Back to Work May Depend on Having the Right Antibodies, 4 April 2020
WIRED, To Beat the Coronavirus, Raise an Army of the Recovered, 5 April 2020

文/Edward Ho、審核/Alan Chiu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