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回流築跡.3】港大醫學院大堂翻新獲獎 鄧漢添:盼鼓勵同行多為公共空間下功夫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6月03日04:26 • 發布於 2020年06月03日04:26

如張凱琨所說,建築定義城市,香港建築又將我們定義為怎樣的城市?或像陸沛靈所講,普遍「無咩style」,但「無style」可能是建立自己風格的機會。機會,正正是鄧漢添回港工作的原因。他近來一個本地項目,與已故建築女王 Zaha Hadid 創立的事務所一同獲得第33屆世界建築社群網大獎(World Architecture Awards)的獎項。

沒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大堂去年進行翻新,獲得世界建築社群網大獎室內設計獎項(WA Awards 10+5+X for interior design)。該設計出自本地建築事務所 Atelier Nuno Architects。行政總監鄧漢添(Nuno Da Silva Tang)憶述,項目模擬效果圖釋出之初,不少公眾質疑方案是否可行合理。

「其實曲線不是想像中那麼複雜,有何不可?」鄧漢添希望獎項創下先例,鼓勵更多本地同行「多為公眾做些有趣的項目,並在公共空間項目多花時間和心思。」

魯迅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鄧漢添相信,香港建築值得自己的路。

建築師鄧漢添(Nuno Da Silva Tang)
(Wu Yan Ho. Oscar 攝,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建築師鄧漢添(Nuno Da Silva Tang) (Wu Yan Ho. Oscar 攝,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建築師鄧漢添(Nuno Da Silva Tang)
(Wu Yan Ho. Oscar 攝,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港大項目獲獎 盼鼓勵同行多為公眾做事

位於瑪麗醫院一帶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遠離主校園。鄧漢添初到視察,發現該建築群缺乏可以讓師生坐下來的社交空間。他亦觀察到大樓位處山坡,西面窗戶又有充足的陽光,於是構思將大堂翻新成學生聚合交流的地點。他形容,建築設計有如造衫,要視乎用家需要,「度身訂造」。

完成翻新之後,港大醫學院大堂的寬闊木梯,既接通樓層空間,又可供人卧坐休息。鄧漢添特別提到天花採用彎曲鋁片設計,讓戶外自然陽光得以透過鋁片細小的孔洞引入室內。他強調,天花物料的曲線不是人工強制,而是純粹對摺鋁片產生的弧度。

當香港建築物大堂總是講究氣派,鄧漢添提出其他可能性,嘗試用平凡的素材做出特別的效果。就像那些天花鋁片也不是特製的名貴物料,同款的鋁片在香港相當普及,不少港鐵站天花亦有採用,但處理的手法不一樣。相近物料經過輕輕一摺,屈曲後的觀感也就截然不同。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大堂翻新,天花採用彎曲鋁片設計,,獲得世界建築社群網大獎室內設計獎項。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大堂翻新,天花採用彎曲鋁片設計,,獲得世界建築社群網大獎室內設計獎項。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大堂翻新,天花採用彎曲鋁片設計,,獲得世界建築社群網大獎室內設計獎項。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翻新項目前後歷時一年,鄧漢添坦言前期溝通籌備最花時間。實地組裝不過一兩個星期就完成,但他們事前需要更多功夫,確保方案可行 。大堂翻新後,有人讚嘆「沒想過學校也可以這樣子」,他認為項目正好用來說明,「如果不嘗試新事物,沒有人做出先例,人們便不知道有甚麼可能性。」

項目獲得國際建築獎項,鄧漢添認為榮耀不是個人的,而是對香港的表揚。大學是公共空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和體驗。作為建築師,他固然感到鼓舞,但更希望藉此鼓勵其他本地同行,在商業項目以外,多為公共空間付出心機。 

幼年移居加國 碩士畢業後決心回港

鄧漢添對公共空間的執著,並非無端而來。翻查他的工作履歷,不難發現其豐富的商業經驗,而且不少都是名牌奢侈品。何以他對公共空間如此著緊?或許要從鄧漢添的故事說起。

從名字看來,鄧漢添像個本土香港人,但英文名字 Nuno Da Silva Tang 卻露出玄機。其父是香港人,母親則是葡籍澳門人,所以留有一個又中又西的名字。

更重要的是,1986 年出生的鄧漢添,6 歲隨家人移居加拿大。說到離開香港的往事,他強調自己當時年紀少,根本沒有選擇,純粹「被家人帶著走」。孩童階段,他只在香港活了 6 年,但還留有一些關於香港的城市記憶,而且仍然「十分清晰、生動」。他記得高樓大廈的天際線, 記得到處都是「bang bang bang」的地盤聲音。「總是很嘈」,是他對香港的印象。搬到加拿大之後,他生活環境大大改變, 居住的屋苑不再是大廈,而是獨立屋和小區。對比香港的密集,加拿大廣闊而散居。由垂直的高度到寬闊的平面,他不禁道「這種差異令我十分震驚」。這點震驚,對於沒有家人從事建築地盤行業的鄧漢添來說,算是最早關於建築的記憶和感受。

加拿大蒙特利爾近郊住宅區疏落,與香港的垂直高樓迥異。
(維基百科相片)
加拿大蒙特利爾近郊住宅區疏落,與香港的垂直高樓迥異。 (維基百科相片)

加拿大蒙特利爾近郊住宅區疏落,與香港的垂直高樓迥異。
(維基百科相片)

成長的過程中,鄧漢添對大廈和空間的興趣無減,但坦言選修建築非出於對建築的熱愛,而是更實在的「在其他學科表現不見得突出」。建築系,幾乎是他別無他選的發展方向,但入學之後,他發現建築不只是起樓,而是處理人事物關係的方法。本科第三年,他到巴黎馬拉蓋建築學院(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Architecture Paris- Malaquais)做交換生。懂法語的他,人在巴黎,很快受到當地文化吸引。畢業後,他試著在巴黎找工作,恰巧遇上名牌公司 LV 招聘,「當時只有 23 歲的我竟然獲聘!這麼好的機會,當然去。

可以想像,LV 一類名店,舖位定必昂貴。參與名店舖面設計的過程,鄧漢添沒有透露細節,只說因為貴,所以「大家都用很多時間心機去研究」。他曾在《明報》的訪問中說過,法國文化常問「為甚麼」,而香港總是「跟從」指令去執行,可想而知他在法國構思一間店舖花上的時間一定很長。短短停留一年多,他就回到加拿大進修碩士學位,隨後即選擇到香港工作。

鄧漢添曾於巴黎 LV 工作,參與店舖室內設計。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鄧漢添曾於巴黎 LV 工作,參與店舖室內設計。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鄧漢添曾於巴黎 LV 工作,參與店舖室內設計。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香港優勢在於速度 開放採納創新意念

「我覺得我應該要學的都學到差不多。」鄧漢添指,中國建築需求大,而且正在蓬勃發展,全球建築界都希望到中國大展拳腳。加上,他對出生地始終有份難以言喻的感情連繫,便決定回港試試發展,順道「尋根」。

鄧漢添先後在美資建築事務所的香港分部和珠寶品牌工作,主要負責室內空間設計。他表示,香港急速的節奏令人感到興奮,「有時,我到海外工作一頭半個月,回來就發現這裡那裡又有新東西冒出來。」城市節奏帶動之下,建築也急速演變。相對於其他大城市,例如他曾居住過的渥太華、蒙特利爾、巴黎,香港人「時間就是金錢」的心態令各種各樣的新事物更快地發生,「新意念也可以很快得到實踐試驗」。快試快知結果的實驗場,正好為建築師提供實踐奇想的空間,並可以更快作出修正調整。

曾於不同城市生活過的鄧漢添,坦言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限制。香港步伐快,人們都習慣急速變化;加拿大則比較保守,文化上不見得願意嘗試最新穎的東西。相對來說,他認為香港客戶算比較願意試新和實驗性的意念。他相信不同文化背景各有優劣,建築師總要向有機會的方向走,在限制中找可行的路。 

鄧漢添近年亦參與港大共享學習空間的室內設計。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鄧漢添近年亦參與港大共享學習空間的室內設計。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鄧漢添近年亦參與港大共享學習空間的室內設計。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繼續走下去的話,與張凱琨一樣,鄧漢添認為「想做你想做的事情,還是要有自己公司」,建築師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項目。從打工過渡到成立事務所,鄧漢添曾在名牌大企學習為設計投入專注和付出。他希望將用於商業世界的同一份心機,放到其他日常建築、公共空間。

「私人樓宇只有少數人用得到,但公共空間是任何人都可以享用。」鄧漢添認為,香港建築師應該更加「慷慨」,不是關乎面積大小、預算多少,而是投放的時間和心機,「從用家的角度多作思考,最終會令城市變得更好。這是我想對這個城市想作出的貢獻。」

 

文/黎家怡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