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前線點打仗?】瑪嘉烈醫護投訴:院方限每天一個 N95、防護衣降級兼重用、清潔工穿「次貨」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2月28日09:51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8日06:13

【報道 17:50 更新】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醫護人員繼續面對執勤時防護物資不足的問題,現時更傳出部分醫護人員的防護物資需要重用,做法不符合標準。

一名在瑪嘉烈醫院手術室工作的麻醉科醫護人員向《立場新聞》說,醫護人員使用的 N95 口罩需要入紙袋循環再用,獲分派的黃色防護衣級別也只有第一級(Level 1 PPE),而且不是所有醫護人員都獲派,防護能力明顯不足,面罩也需要自行清潔。

該名醫護更表示,醫護被要求「一個 case 只可以用一件」,須穿著以上物資幫病人插喉後,掛在手術室內,之後進行拔喉時又重新穿上,但因為涉及霧化程序(AGP),而這些防護衣物的防護能力有限,醫護受感染風險大增。

醫管局回應:多謝同事慳物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今日在衞生防護中心記者會回應提問時,表示要向同事致謝,因為他們「好有心,想幫我哋慳返啲個人保護裝備」,但強調並不需要,「如果真係有需要,同事可以拎過另一件嚟著。」

瑪嘉烈醫院發言人回應《立場新聞》說,「本院並沒有限制麻醉科醫護人員在進行高風險程序時防護裝備的用量,包括保護衣,N95 呼吸氣及面罩」,但承認麻醉科員工於工作期間取用保護衣,「部門會登記以便記錄整體使用量,方便補給物資」。

防護物資被鎖起   須填表申報用途

麻醉科醫護 X 向《立場新聞》表示,現時瑪嘉烈醫院手術室獲分配的防護物資相當不足。他表示原先醫護人員都可以按需要自行取用各種防護物資,包括口罩、防護衣等,但是因為物資短缺的關係,在數星期前,院方就將 N95 口罩和面罩收起,如果取用就需要實名登記,但物資都尚未被鎖起。

但到了兩星期前,「有一日佢哋突然之間將啲 N95 同面罩都鎖晒入櫃,當值護士長就揸住鎖匙,話如果要拎就登記你係邊個,去邊間手術室,用嚟係 for 邊一位病人」。數日後,X 更加聽到部門主管表示,口罩和面罩都需要重用,「一日只可以用一個 N95,又俾咗啲雞皮紙袋我哋裝住」,「醫生處理一個病人個案當中,只可以用一件黃色保護衣」。

只有醫生可穿著防護衣

X 表示重用防護物資是不可行的做法,因為一重用防護物資就有機會沾上病毒,於是眾多醫生都向部門主管反映,部門主管也就事件跟感染控制護士(ICN)討論,最後成功爭取醫生不需要一日只用一個 N95 口罩,「但問題係其他同事,例如麻醉科助理仲係被迫一日只准用一個」。

X 又說,部門主管更要求「一個 case 只可以用一件 Level 1 黃色防護衣」,還註明是病人需要進行全身麻醉或插喉與拔喉,即需要進行霧化程序時才可以使用上述的黃色保護衣:「以前做完霧化程序就好小心除咗件保護衣再丟咗佢,而家係插完喉後件衫已經污糟咗,但就求其掛喺手術室入面,之後拔喉就再拎返嚟著」。

他指,如果醫護只是進行局部麻醉,現時更沒有機會穿著保護衣,「只可以戴個普通外科手術口罩」。

X 表示,現時防護衣物需要重用,不能夠即時丟棄,所以醫護除下防護衣後要找地方掛起,「之後拔喉就再拎返嚟著」。
X 表示,現時防護衣物需要重用,不能夠即時丟棄,所以醫護除下防護衣後要找地方掛起,「之後拔喉就再拎返嚟著」。

X 表示,現時防護衣物需要重用,不能夠即時丟棄,所以醫護除下防護衣後要找地方掛起,「之後拔喉就再拎返嚟著」。

清潔工人防護衣   無防護級別

X 補充,現時院方亦引入了一批綠色的防護衣,而這批防護衣的規格比起 Level 1 的黃色防護衣更差,屬於「次貨」,它們都被分配給清潔工人使用,「醫護做完手術之後,佢哋都要負責清理啲垃圾,但佢哋著嘅就只有呢類綠色保護衣」。

斥院方做法不公

對於現時限用防護物資的政策,X 認為非任職醫生的同事處境相當不理想,「麻醉科助理就企喺醫生隔離插喉,但佢哋係冇機會著保護衣,一樣面對緊風險」,「冇理由因為唔係醫生的同事,佢哋職級低啲,人工少啲,院方就要加緊限制佢哋使用物資的數量」,做法不公平之餘,亦令同事承受很大的感染風險。

X 相信,ICN 都明白重用防護物資的做法不可取,但是也因為不應該重用防護物資這個原因,ICN 也不敢向同事「白紙黑字」給予指引,教導他們重用防護物資的方法,令他們在事件上沒有作用,部分同事都感到不滿。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