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隕石撞地球引發玻璃雨 滅絕恐龍大解析

1,150 觀看次數

6600萬年前,一顆流星以高強度撞擊地球,幾乎消滅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現在,新發挖的化石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那個遠古時代的事。根據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北達科他州一個名為塔尼斯的挖掘現場,發現化石,顯示了數千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造成恐龍滅絕時所發生的事情。據《國家地理雜誌》報導,撞擊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長大約80公里,深30公里。這次碰撞高速擊起了大量熔岩,汽化岩石和小行星塵埃。塵埃覆蓋整個地球,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終結了白堊紀時期。在最近的研究中,古生物學家發現的化石,是在小行星撞擊之後,被扔到塔尼斯的魚類、樹木、陸地脊椎動物和海洋生物。從化石中證實,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大約一個小時後,碰撞產生的碎片變成了玻璃顆粒,像雨一樣下了20分鐘。這些顆粒被稱為玻璃殞石,被發現在化石魚的鰓內,亦從化石樹脂琥珀中找到。在塔尼斯的沉積物,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引起了10至11級地震,然後引發海嘯,將沉積物和動物沖到現在稱為K-PG的地區。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海嘯在撞擊後約17小時到達了塔尼斯。K-PG區域是K-PG邊界的一部分,這個沉積層標誌著白堊紀末期和第三紀開始。根據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Robert DePalma,這些化石是了解地球關鍵時刻的重要證物。作為人類,我們的祖先從恐龍王國的灰燼中倖存下來,人類也是這星球上唯一能夠從這樣的事件中學習,維護自身與其他生物繁衍權益的物種。

TomoNews

更新於 2019年04月18日17:11 • 發布於 2019年04月20日06:00
自動播放下一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