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藝術離地? 連儂牆常客馮健勳用水彩畫記錄希望:「我沒有美化抗爭者,而是抗爭者感動了我。」

明周文化

更新於 2020年01月21日07:14 • 發布於 2020年01月20日10:01

出面打生打死,你仲畫畫?畫畫有用咩?擺展覽印畫冊不如留返啲力上街抗爭啦?這些問題,馮健勳不是沒有問過自己。六、七月之後,他像許多香港人一樣,心中的無力感愈來愈重。「我沒有那麼勇武。」

遊行之外,馮健勳選擇以自己擅長的水彩畫記錄抗爭的不同時刻。三個月來,他已經發表超過九十張畫作,最近輯錄成畫冊《溫柔與剛毅 – Be Watercolor》義賣籌款。

717銀髮族遊行,看着老人家佝僂前行,一頭銀髮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摺曲的皺紋反而稍稍撫平了許多人的焦躁。「那種力量,是溫柔。」他說。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一萬五千多人死亡,六千多人受傷,二千五百多人失蹤。災民痛失家園,四處滿目瘡痍。震驚、悲傷、沉痛、哀愁……人之常情之外,《男兒當入樽》作者井上雄彥卻選擇記下人們「微笑」的樣子。

於是,從八月開始,馮健勳選擇以「溫柔」為主題,記錄抗爭。每一次在網絡看見觸動自己的畫面,他都會儲存起相片。正職做室內設計師,放工後頂多只有一至兩小時空檔,通常他都是隔晚開壇。每一晚,打開電話相簿,一幅幅相片,一幕幕抗爭場面,活現眼前。每一次作畫,他就要代入現場一次。「心情當然有影響,但是畫完反而放開了一點,我一直嘗試在作品表現希望。」

潛心苦畫一個月,馮健勳在9月8日於社交媒體發表第一批畫作。那一天是星期日,他在辦公室加班,心中苦悶,決定發表畫作。二十九張畫,整理了香港人六月至九月的經歷。學生老師互擁、銀髮族、守護孩子、讓路救護車、還眼、連儂牆、勇武抵擋催淚彈……平日發表畫作,一天下來才十多個like,那一天,幾分鐘之後已有幾十個like,電腦畫面不斷有紅色通知彈出來。三小時後,超過萬多個like。馮健勳給嚇呆了,直言「手都震埋」。「原來大家都要渠道舒緩積壓已久的情緒。」

除了相片的背景,馮健勳基本上都跟足原相繪畫。「有人認為我浪漫化抗爭者,我只是如實繪畫出每一個畫面。抗爭是為了追求理想,追求更好的制度,追求更好的世界,本來就是一種浪漫的表現。我沒有美化抗爭者,而是抗爭者感動了我。」大眾覺得感動,馮健勳不敢居功,「因為這是香港人的共同經歷,我只是想為香港人打氣。」

此系列的第一張畫,選自817教育界遊行。一位學生在旁邊舉牌,牌上寫着「對唔住…呢兩個月令你地費心」,一名老師見字後上前擁抱,二人並不相識。

一對情侶在街頭落寞地牽手,每一次做成複印品售賣時,這張畫作必定會賣斷。「亂世情侶,加上是背影,大家較容易代入。」

隨着抗爭升級,警方經常發射催淚彈,示威者抵禦催淚彈的場面漸成常態。畫作源自824觀塘遊行,馮健勳受抗爭者的行動觸動,第一次開始以「剛毅」為主題,嘗試用水彩表達催淚煙。

2019年12月,團體在巴黎舉行反送中展覽,馮健勳挑選了一對前線情侶的畫作送展。

原相是黑白照,地點在荃灣。馮健勳將面罩加上一點紅,將便利店雨傘變成白色。馮健勳最喜歡這張畫,「以水彩而言,有些意想不到的碰撞,乾掉之後我覺得很美。」

因為時間所限,馮健勳每晚只有一至兩小時繪畫,通常都會選擇構圖較為簡單的個人或二人照。這一幅是少數的大畫面,選自818流水式集會。「讓路給救護車的畫面,早在雨傘運動已經出現。我覺得能夠展示到香港人的愛。」

這張畫比「亂世情侶」引起更大共鳴,不少人自行配上各種對白,例如「即使是十年我都會等你」,也是社交媒體上最多人讚好的一張。「相中人的母親主動聯絡我,表示男孩子是隊友。伯母說是隊友,我也沒有多猜想。」馮健勳笑說。

畫作可以直達人心  走得更遠

此畫屬於第二批作品,馮健勳在十月發表。當時他已經畫了六十幾張畫,國立臺北大學的學生會向他借用作品在校園展覽。那時,抗爭愈演愈烈,看着一張張放大成海報般的畫作掛在台北校園,馮健勳跟學生會副秘書長說:「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好像在消費示威者。」

其後,他與定居澳洲的中國異見藝術家巴丟草通訊,說到覺得自己的作品離地,巴丟草反而說,中國政權就是想將他們這些藝術家和抗爭者塑造成惡魔,「你的作品,你的溫柔,力量其實好大,你要繼續畫。」

後來,一位英國記者在約旦做人權報道,透過社交媒體與他聯絡。「我才知道畫作原來可以傳到好遠,許多人不喜歡了解政治,但是畫作容易進入人心。」他希望讓世界知道香港的情況,思前想後才接受第一次訪問。

原畫只是A4大小,發表第一批畫作之後,熱心人主動將畫作放大貼上連儂牆。有一次,馮健勳路過荃灣連儂牆,一抬頭,天橋頂排列出六、七張畫作。「原來放大睇,感覺會如此震憾。最驚訝是:天橋咁高,點貼上去架呢?」

不少人會在這張畫作寫上: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每一次看見這個畫面,馮健勳都會想起《男兒當入樽》的主角,櫻木花道與流川楓合作完成世紀絕殺後的擊掌畫面。

另一張少數描繪大場景的畫作,馮健勳破例選用水溶性鉛筆。他笑言自己畫畫不太喜歡慢慢雕琢,因此愛用水彩,這幅畫也是唯一一張要分開兩次才能完成。「我不太喜歡這一幅,但是也有許多人鍾意,大家覺得似漫畫,幾有feel。」

一對情侶除下面具之後,底下還有一層口罩,是蒙面法生效之後的作品。

「相中人並非在逃走,而是在馬路上相扶而行,第一眼已經給我一種『負傷也要繼續前行』的感覺。」馮健勳的作品都沒有配上題目,唯獨這一張送去韓國參展時,主辦人要求他為畫作起題,他命名為「尚未結束」。這四個字,也送給所有香港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