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港大發現 1.25 億年雛鳥羽毛 證原始鳥類早熟 出生後可自行避險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19年03月22日03:01 • 發布於 2019年03月22日03:01

西班牙有 1.25 億年歷史的白堊紀早期化石地層 Los Hoyas ,一直以出土魚類和爬蟲類化石聞名。不過,香港大學日前宣佈,於當地發現一副幾乎完整的初生反鳥亞綱 (Enantiornithes) 骸骨,該只有 3 厘米長樣本更含有羽毛,團隊相信這可證明反鳥屬「早熟」雀鳥,在出生後不久即可自行活動,毋須靠父母餵養,研究現已刊於《科學報告》。

圖 B 為激光造影技術下的化石,箭咀所示均為較長羽毛蹤影;圖 A 與 C 則是白光底下的化石情況
Credit: Kaye, T.G. & et al. (2019).
圖 B 為激光造影技術下的化石,箭咀所示均為較長羽毛蹤影;圖 A 與 C 則是白光底下的化石情況 Credit: Kaye, T.G. & et al. (2019).

圖 B 為激光造影技術下的化石,箭咀所示均為較長羽毛蹤影;圖 A 與 C 則是白光底下的化石情況
Credit: Kaye, T.G. & et al. (2019).

現代初生鳥類主要可分成兩種成長模式,一是如雞和鴨般「早熟」,牠們出生時身上已有絨毛,因此可在出生幾小時後就能自行保暖與活動;而鴿和鷹等則屬「晚熟」雀鳥,必須逗留在巢穴內,由父母照顧一段時間直至羽翼長成。

黃色箭咀標示雛鳥上肢尺骨的羽毛痕跡
Credit: Kaye, T.G.& et al. (2019).
黃色箭咀標示雛鳥上肢尺骨的羽毛痕跡 Credit: Kaye, T.G.& et al. (2019).

黃色箭咀標示雛鳥上肢尺骨的羽毛痕跡
Credit: Kaye, T.G.& et al. (2019).

港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文嘉棋與美國科學促進會 Thomas G. Kaye 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自行研發的高強度激光造影技術,發現該樣本全身都含有啡色羽毛痕跡,頸與左翼的羽毛則最為明顯,這些羽毛在此前的紫外光和同步輻射光等檢驗中未能測出。

文嘉棋於新聞稿中指,過去的研究都曾嘗試在 Los Hoyas 雛鳥化石中尋找羽毛,但一直無任何發現,因此牠們的生活習性一直是個謎。

是次研究亦解開了 150 年來的謎團,證明示一些早期鳥類和現代鳥類一樣,會採取早熟生育策略。這在恐龍橫行時代相當重要,因為雛鳥可在出世後不久,即有一定自理能力,可自行逃避捕獵者。

來源:
Hong Kong University, Ancient Birds Out of the Egg Running, 21 March 2019

報告:
Kaye, T.G., Pittman, M., Marugán-Lobón, J. & et al. (2019). Fully fledged enantiornithine hatchling revealed by 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 supports precocial nesting behavior. Scientific Reports 9, Article number: 5006 (2019). doi: 10.1038/s41598-019-41423-7

文/Alan Chiu 、審核/Edward Ho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