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我有正能量:蝸居宿影 醫生用鏡頭為港診症

on.cc 東網

更新於 2019年06月16日01:01 • 發布於 2019年06月15日20:00 • on.cc 東網
張榮麟早前舉辦「The Forgotten」攝影展,展示香港基層的居住空間問題。
張榮麟早前舉辦「The Forgotten」攝影展,展示香港基層的居住空間問題。
是次攝影計劃涵蓋籠屋、棺材房、天台屋,是張榮麟為香港把脈診症的「醫生紙」。
是次攝影計劃涵蓋籠屋、棺材房、天台屋,是張榮麟為香港把脈診症的「醫生紙」。
從生態攝影轉而拍攝社會議題,張榮麟期望讓公眾親眼看見社會的病。
從生態攝影轉而拍攝社會議題,張榮麟期望讓公眾親眼看見社會的病。
張榮麟花近1年時間完成「The Forgotten」,意指這個富裕社會中被遺忘的人。
張榮麟花近1年時間完成「The Forgotten」,意指這個富裕社會中被遺忘的人。
棺材房通道極為狹窄,張榮麟稱視覺上充滿壓迫感。(受訪者提供)
棺材房通道極為狹窄,張榮麟稱視覺上充滿壓迫感。(受訪者提供)
本港仍有不少基層住在籠屋等環境欠佳的居所。(受訪者提供)
本港仍有不少基層住在籠屋等環境欠佳的居所。(受訪者提供)
棺材房地方有限,住客放置家當後幾乎沒有活動空間。(受訪者提供)
棺材房地方有限,住客放置家當後幾乎沒有活動空間。(受訪者提供)
有劏房業主將兩個馬桶置於同一廁所內,住客如廁時沒有私隱。(受訪者提供)
有劏房業主將兩個馬桶置於同一廁所內,住客如廁時沒有私隱。(受訪者提供)

曾幾何時,香港人見證經濟起飛、高樓大廈四處崛起,無不為此感到自豪;今時今日,樓宇愈建愈高,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卻愈來愈渺小,連居住空間也跟着縮水──籠屋、劏房、棺材房、天台屋……成了基層僅餘的選項,負擔不起的只好露宿街頭。有醫生用相機對準這班被遺忘的人,揭開本港光鮮亮麗的表象,藉展覽和攝影集呈現公眾眼前,向社會提出了赤裸裸的疑問。

1年多前,醫生張榮麟還是1名生態攝影愛好者,直至他報讀攝影碩士課程,發現題材延伸性有限,始將鏡頭轉向社會議題。當時1篇關於露宿者木板屋被清拆的新聞報道,燃起他對無家者的關注,張醫生二話不說走到現場,並認識了協助街友的義工組織。其後多次隨隊探訪,讓他深入各類型環境欠佳的住屋,逐步和以往甚少機會交流的基層建立起互信,「影雀只需要等,影人需要溝通,要眼明手快!」

棺材房、籠屋空間有限,由大單位分間多張床位而成,通道狹窄之餘光線有限,不易拍攝。張醫生指,技術問題不難解決,最困難是即使和住客相處一段時間,對方依然很抗拒鏡頭。為尊重對方意願,他大部分作品均不會拍攝住客的正面,而是將重點放在室內的元素。「1條咁細嘅走廊,擺滿晒房客拖鞋,視覺上已經充滿壓迫感;有籠屋上面掛起嘅月暦寫住『交託給神』,呢份心情到底係寄託定無奈?」

圍繞此輯作品不停出現的其中一個主題,是「尊嚴」。居屋大單位常見「孖廁」(兩個廁所),惟張醫生沒料到連劏房也有另一種「孖廁」。「唔少劏房廁所都係共用,但有業主竟然將2個馬桶並列,放喺同一個廁所,連如廁都要畀人𥄫住,毫無私隱。」他又指,港府近年在公園長櫈中加裝鐵欄,露宿者需各出奇招臥下休息。「有啲搵棄置木門墊喺上面當床,有啲放雜物喺隔籬延長張櫈,佢哋都係呢個富裕社會中被遺忘嘅人。」

是次攝影計劃,是張醫生走訪數10次各區基層住所的心血,也是他為香港把脈診症的「醫生紙」。早前他將數千張照片去蕪存菁,集大成在銅鑼灣舉辦「The Forgotten」攝影展,希望讓公眾親眼看見社會的病。「唔影,外面嘅人未必知呢班人到底有幾慘,更唔好講會有下一步行動。」展覽雖已結束,但有興趣的公眾仍可在各大書店找到其同名攝影集。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https://goo.gl/i2t1yj

東網網站 : https://on.cc/

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