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Memories】貝聿銘逝世 一代華人建築大師的高山低谷

明周文化

更新於 2019年05月19日10:27 • 發布於 2019年05月19日10:25

被稱為「現代主義建築最後大師」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剛於上月慶祝其102歲生日,沒想到事隔一個月他便辭世。不少香港人「細細個就聽過佢個名」,畢竟世界知名的華人建築師不多,而為香港設計過地標性建築的,更少,因此他的事蹟和作品多年來常被人掛在口邊。

中銀大廈 低成本高質素

貝氏的建築作品遍布全球,包括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台中路思義教堂、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美秀美術館等等,但最為香港人熟悉的,無疑是中環的中銀大廈。貝氏的兒子貝禮中就曾於訪問中講過,他父親構思大樓外型時,在紙上畫了一個正方形,加兩條對角線,再將四個三角形變成立體的三角柱,將它們拉高壓低,便形成今天那高矮不一、「三尖八角」的形態。貝氏給大樓一個中式寓意:像竹子一樣節節上升。

由於地盤位置不在舊啟德機場的飛行航道上,因此沒有高度限制。它是世上首個運用立體剛架結構(space frame)興建的高樓大廈,承重都落在四邊柱子上,大廈內無需柱子,這結構令大樓能抵禦香港的強勁風速外,鋼材用量比一般大廈少四成,減低造價。

八十歲仍在學習

貝氏1917年生於廣州,出身蘇州望族。他的童年在香港度過,十八歲到美國留學,分別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取得建築學士和碩士學位。1983年,他獲得建築界最高殊榮的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但原來他曾於上世紀70年代遭受重大挫折,建築公司差點要倒閉。

貝氏跟美國建築師Henry Cobb負責美國波士頓一座摩天大樓John Hancock Tower。大廈幕牆採用了當時仍屬嶄新的反光雙層玻璃,但大廈將近完成之際,卻出現玻璃脫落,它最終要多花近百萬美金大規模修整,為貝氏的名聲和財政都帶來重大打擊。雖然如此,它落成後獲得不少掌聲,更於2011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的「二十五年獎」(Twenty-five Year Award)頭銜。

貝氏一生投入於建築設計,直到八十歲仍在創作。他的最新(最後)作品是位於卡塔爾的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他曾坦承不了解伊斯蘭藝術,於是花時間閱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傳記,又展開幾個月的伊斯蘭建築考察之旅,走遍世界實地去看,足見他對於每個項目的認真,對不同文化的尊重。

貝聿銘亞洲四大佳作

中銀大廈香港

有70層樓高的中銀曾是香港第一高樓,運用貝氏擅長的幾何形狀和玻璃幕牆,富現代感。牆身的三角形線條跟大廈三角形結構互相呼應,但由於設計像充滿殺氣的三面刃鋼刀,有指它似「力劈」旁邊的匯豐,所以匯豐也不輸蝕,在頂樓加裝「大砲」還擊,成為香港建築界趣聞。

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建於1963年的教堂,由貝氏與台灣建築師張肇康與陳其寬共同設計,因應台灣常地震的地理環境,設計成雙曲面的薄殼建築,屋頂脊部分分開,令屋頂透光,留下「一線天」。它於2019獲台灣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於2008年建成的博物館位於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一個人工島上,貝氏曾說:「它幫助我進入和了解一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沙色的外牆融入多哈城市原有的城市色調,但當立於海面上卻與湛藍的海水形成鮮明對比,層層遞進的幾何方塊承襲了現代主義美學,是現代都市與傳統伊斯蘭文化結合之作。

蘇州博物館

蘇州是貝氏的故鄉,由他操刀、於2006年開幕的蘇州博物館對他別具意義。他以迴廊、花園等營造中式園林景致。設計呼應當地建築特色────白色牆身配黑色瓦頂,同時在部分屋頂採用玻璃天窗和透光金屬隔柵,增加採光,如他常說的:「讓光線來設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