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看病記】疫症戰場上的小確幸

明周文化

更新於 2020年02月25日07:49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5日07:49

疫症持續,不但未有退減之餘,似乎愈演愈烈,對於公立醫療體系就負擔愈見嚴峻,特別是內科病房,醫護人員早已全民皆兵。

記得在急症室分流時,看到很多患肺炎、流感發燒卧牀病者,都被送往內科病房,想像得到那兒接收其他重症病人也不少,而病房傳染風險相應提高。因着血糖問題而來求診的我,原以為也要入住內科,但鑑於疫情緊張,護士告訴我因內科病牀緊張,不能太密集,要控制收症,故這次我被安排入住急症室病房。

急症室病房的設備與一般病房無異,不過急症科醫生會集中把病人最緊急病況盡快處理好,讓他們出院回家,故這兒病患留院時間不會太長,如果三數日病況未見改善,便有機會轉到其他內、外科病房再作跟進。我原以為塞得滿滿的病房,因病人已作分流,故病房內的病患變得疏落,多以長者為主,跟以往擠得車水馬龍的病房,大相逕庭,這倒叫我有點意外。

由於上到病房時已是晚上九時多,體溫已達37.8瀕臨發燒邊沿,結果被編入一間只有三人的病房的角落,免得增加傳染風險,這也算因禍得福,有個異常寧靜的環境,好好休息。

遇愛心醫護 如獲心靈甘露

跟很多人一樣,對入住公立醫院的印象麻麻,特別是我之前曾多次留院,既要面對身體無法正常運作、時好時壞而未知的病情,又要帶着皮肉之痛的治療、困在未見天日、未見歸期、不能跟親友接觸的疫症高危的病房內,承受壓力可不少,人的情緒也備受牽動。像眼看很多長者婆婆因行動不便而整天困在狹小病牀,有些會「扭計」大叫,有些會爭脫偷偷爬出來,不過是為了那丁點的自由,禁足是為免她們跌倒受傷,但看着婆婆的苦況,不禁令人慨嘆。所以像這次遇到有耐性及親切的醫護們,可說是治療期間的小確幸。

因着糖尿病變而緊急入院的我,要調校針藥,留院時間較其他人長,所以跟醫護接觸時間也較多。記得有位年資較深的護士,一方面知道我是糖尿病初哥,而出院後要長期自行打針服藥,一方面又知道由於疫情影響,很多醫療用品也被搶購,來貨有限,為怕我出院後買不到,她特別找來有關針藥資料,叫我拍下照片傳家人,先作準備。

僅是這樣的體貼,已叫我在病困裏等到莫大寬慰。但沒想到的是,當我的病房電視壞了,她為怕我悶,便叫我到隔鄰看電視。最感動的是,她還親自抹擦和消毒椅子,搬到我跟前叫我坐下安心慢慢觀賞節目。接着她又說:「如果要洗澡洗頭,可問我們借風筒,但吹時要小心點,避免吹起細菌,影響其他病人。」對於已兩天沒洗澡的我,這不啻除是佳音。叫我感到意外的是,去年我住這兒的內科病房時,同樣是要洗澡洗髮,護士們不但沒提供風筒,就算自備也禁止使用醫院的電源,並馬上將所有電源口封上,理由是怕吹起病房內的細菌,而且回應態度也不友善。相較之下,這次住院經驗,簡直有如上了天堂,而原本憂憂的心,也變得輕省和窩心!

一「罩」難求 醫護也頭痛

住院時,疫情爆發,岌岌可危,部分醫護發起罷工。但是也有醫護守着陣地,有護士說:「當年我經歷過沙士,也是未知的疾病,沒什麼好怕,我會堅守我的專業。依家啲人未經歷過沙士,會怕。但佢地唔返,就我返埋佢。」

記得罷工首天,我只留在病房,但也感受到當中的影響力。眼見護士站內的醫護只有三數人,較平時冷清,留守的工作浪接浪,打針派藥的時間也延了一些。不過,大家仍沉着應戰,鬆容不迫,如常專業地工作。

作為病人,當然感謝留守崗位的醫護,但我也深明罷工的理由。因為兩者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兩者都是為病人好,而看到護士們忙東忙西,就算打針派藥有點延遲,相信病人安靜耐心等候,已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

由於我留院時間比較長,護士阿姐每每見到我也問候兩句:「仲未出得院呀?」她們不時跟我分享防疫重點。「你要常常洗手,特別是長期病患,抵抗力較差,不要隨便亂摸臉部捽眼,呢樣比戴口罩更重要。」一位穿藍衣微胖的護士跟我說。她接着又慨歎地說:「現在我們最驚就遇到隱瞞病情嘅病人,佢哋唔肯講去過邊,就算見到醫生都未必肯講,有時要我哋chok下佢先肯講,咁樣對我哋裝備不足嘅醫護係好危險。」聽着,也真心敬佩每一個在醫院工作的人。

有時醫護間也會談談口罩行情。有次,聽到護士們跟病房的管理人商討時,也問他們能否代員工訂購口罩,可惜在全球口罩緊張下,縱有心也無力。現時,公立醫院仍會為病人每天提供口罩,但防禦裝備足襟見肘,有次派口罩的阿姐也不由得強調:「慳啲使!橡筋掛耳式的口罩已沒有,現在暫時只有綁帶式口罩可用。」這令我切膚感覺到醫護面對防禦不足的壓力,但願疫情能盡快受控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