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1周10大驚奇:股市最後瘋狂?幾時爆煲宜睇實呢條走勢

on.cc 東網

更新於 2020年07月04日02:00 • 發布於 2020年07月04日02:00 • on.cc 東網
附圖一
附圖一

轉眼間,2020年已踏入7月,回看《1周10大驚奇》去年底引述異象預言,今年首季是全球股市主要升幅所在。惟受疫情打擊,異象曾於1月25日警告調整來了,之後於2月初預告股市已踏入「最後歡樂時光」,結果當月底大冧,然後反覆勸告投資者切忌衝動,直至4月4日看到曙光,惟同月25日呼籲投資者注意「五窮」,可趁4月最後一周減磅,及後一直呼籲小心,上周雖預言有冧市,但未有出現,反映異象有得有失!之後會如何呢?異象仍勸別衝動!

【1、異象:美股「七一」歷史重演 7月或不差】

過去的周三(1日)是香港「七一」,除了政治事件惹起全球金融市場關注外,原來美股本身也是關鍵!根據往績,自2000年以來,標指在下半年首日交易日平均回報約0.35%,升市機會更達85%,即過去20年,僅3年是跌市,分別是2002、2004,以及2010年。

更重要的是,當日的表現能預示當月股市表現,即如果美股7月1日升,最起碼整月衰極有限,一衣帶水的港股也不會太衰,投資者宜注意!一旦如此,也可能意味着政治事件未必使全球局勢太緊張。

結果標指周三收市升0.5%或15點,或預示今年有「七翻身」。

【2、估中08年金融海嘯專家:別被短期升市迷惑】

雖然今年「七翻身」或不差,但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目前絕不是入市時機。英國投資研究機構TS Lombard本周警告,投資者在尚未充分了解疫情帶來的損失前,應保持看淡,並形容近期入市是忽略了基本因素,最終恐大失所望。

該機構首席經濟學家Charles Dumas本周表示,市場基本上是在權衡2021年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市場一般估計2021年標普500大企業的收益將較2019年有所增長,且將回到長期增長的趨勢上,但他認為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2021年企業盈利數字反而可能較2019年下降近20%。

因此,他認為股市已有泡沫,市盈率接近1999至2000年科網泡沫高峰,警告投資者對明年盈利復甦的希望將事與願違。

Charles Dumas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他指出,若股市要維持現水平的「瘋狂」估值,必須要有一個極端利好因素,例如今年可能會出現疫苗。不過,在他而言,現階段不太可能會有疫苗出現。故此,他估計股市將被打回原形。

【3、股市升浪幾時完?宜睇實美國10年期債息】

若投資者喜愛短炒股票,就必須注意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去向!該債息本周雖然徘徊0.6至0.7厘區間,但已跌破了3月底以來的上升軌,Janney Montgomery Scott技術分析師Dan Wantrobski就此表示,短期內必須睇實其變動,又警告近期美股正出現「M頭」的熊市形態,恐預示着另一波震盪即將來臨。

他指出,近期必須睇實10年美債息走勢,因今年美債與美股市場呈現高度「正關連」,據FactSet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標指與10年美債息走勢的關連系數達0.67,明顯是高度正關連,因其最高值是1。(附圖一)

此外,10年期美債息似乎更有「領先指標」作用,例如該債息於今年3月9日達到低位,標指則在3月23日始見底;其後10年美債息於今年6月5日達最高位,隨後標指於同月9日亦達到高位。

更值得關注的是,Wantrobski表示,美股6月出現了「雙頂」,形態上已出現「M頭」熊市。因此,一旦10年期美債息有異動,再加上美國正出現第二波疫情爆發,都可能會強化美股短線拋售,建議投資者要做好準備。

【4、爆煲先兆!全球散戶也「瘋炒」 遲早撞板】

正當市場認為疫情對全球股市不利之際,近月竟出現始料不及的升市,華爾街將其中一個重大原因歸納為散戶多了時間在家炒股。事實上,在網上投資論壇吹捧下,零收入的電動車生產商Nikola,甚至已申請破產的租車公司Hertz,股價照升如儀,而這股炒風近期亦已席捲亞洲,恐是股市爆煲徵兆。

以初創企業為主的東京證交所Mothers指數,即香港俗稱的「創業板」,其320隻成分股中,自4月以來只有7隻沒有上升,其中開發疫苗的Agnes Inc股價累升235%,研發疫症測試的Precision System Science股價更漲逾480%。

日本券商Monex Group的調查顯示,只有17%受訪散戶稱在早前冧市減少高風險資產,相反,37%稱已趁機增加股票持倉。事實上,日本的網上股票戶口在2至4月期間大增逾82萬個,按年增長逾倍,在緊急狀態實施期間,當地散戶的股票交投量大幅急升。

除了日本外,新加坡散戶亦是當地股市走出熊市的重要力量。輝立証券(香港)有限公司旗下投資中心副主管Aik Hong Ng表示,對散戶來說,企業派息是吸引力,但他們炒股也因在家無所事事,部分更借錢買股。

菲律賓券商AAA Southeast Equities總裁William Matthew Cabango透露,自3月封城抗疫以來,新開立網上戶口每月以2至3倍速度增長;印度自3月以來新戶口累增180萬個;南韓散戶亦有借錢買股之風;中國內地散戶開戶數目也快速增長。

富達國際警告,當所有人追捧同一股票,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股份可能會遭大舉拋售,並認為市場現時似乎掉以輕心,需加倍小心。

誠然,除了港股外,不少外地股份也出現「瘋炒」!南韓SK生物製藥股票周四(2日)正式在南韓掛牌交易,收市暴漲1.6倍。事實上,南韓近月大型製藥股升勢相當厲害,與香港相似,引發部分投資者擔心南韓醫藥股正形成泡沫。

SK生物製藥股價爆升後,市值飆至9.95萬億韓圜(約639億港元),在南韓生技醫療類股中,市值只低於三星生物製劑、Celltrion和Celltrion Healthcare。這些藥股價格全部也相當高,未來12個月市盈率達80倍,反映估值十分高昂。

位於首爾的避險基金Petra Capital Management說:「許多公司都缺乏基本因素支持,只是憑憧憬未來增長潛力,而且散戶喜歡波動大的股份。不過,泡沫終會爆破,除非南韓成為生物科技製藥大國。」

【5、大鑊!鱷王達利奧又高呼別揸現金 上兩次冧市「明燈」】

除了散戶瘋狂往往預示撞板外,「燈神」本周又出現!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人稱「鱷王」的達利奧(Ray Dalio)表示,目前經濟狀況依然嚴峻,為了救市,各央行將繼續大舉印鈔,使資產負債表出現爆炸式增長。可惜的是,央行別無選擇,只能看着債務爆升,否則經濟將一沉不起。

故他建議,現時投資者應優先考慮投資股票和黃金,而非債券和現金,因後者的回報為負,且央行還會繼續大舉印鈔。

不過,近年每當達利奧高呼「不要持有現金之時,就是股市爆煲之日」!回看今年1月中,他高叫「現金是垃圾」,建議投資者持有一個全球性多元化的資產組合,包括一些黃金,原因是央行不斷「印銀紙」,又認為今年經濟不會衰退。

就在兩年前,他於2018年1月,又高呼繼續持有現金的投資者將會「覺得自己非常愚蠢」。結果兩次都成為「燈神」,因全球股市自2018年2月及2020年2月起就大幅調整。

【6、世界變了!全球旅遊業恐「永別疫情前」】

誠然,投資者或許太關注升市,而忽略了世界變了,經濟確實難有起色!舉例來說,疫情大流行已令全球旅遊業瞬間陷入「冰河時期」,國際著名房屋短租服務平台Airbnb行政總裁Brian Chesky對前景感到悲觀,認為國際旅行可能「永遠」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未來將是「國內」旅遊為主,「小社區」旅行將愈來愈興旺。

他引述Airbnb數據顯示,國內旅行正恢復到正常水平,但國際業務仍受重創。他說:「人們沒有搭飛機、亦沒有越過邊界;沒有去城市旅行,也沒有商務旅行。」他稱,旅遊模式轉變原本需時幾十年,但現時幾個月內就發生了。

相比搭飛機,現時人們轉為「搭車」去旅行,旅行距離在200英里或更近的地方。當疫情結束,雖然許多人仍會選擇出國旅行,但他認為,未來會面臨一個「永久」轉變,就是旅行人士目的地會重新分配。簡單來說,過去全世界的人蜂擁而至的巴黎、羅馬、倫敦,住大酒店,到地標排隊拍照的模式,會佔旅遊比例愈來愈少,取而代之是「社區」旅行。

另一個新的旅遊型態是到訪「國家級公園」,因不用出國、不用親自開車就可以到,而且很便宜。他認為,這就是旅遊文化的轉變。

事實上,業界也有同樣看法,世界著名的萬豪酒店行政總裁Arne Sorenson指出,中國的旅遊業復甦不是來自國外旅客,現在中國基本上仍限制入境,故旅遊業復甦是由中國人自己推動,歐美也會看到類似情況。

因此,高盛也預計,航空業流量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國際旅行,尤其是商務旅行,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7、世界變了!石油需求恐「永別疫情前」】

既然旅遊業生變,航空業的燃油需求必然會受重創。就此,挪威能源諮詢機構DNV GL認為,石油需求可能「永遠」無法回到2019年水平,即2019年可能已是石油需求的歷史高峰,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也是如此。

該機構指出,雖然預期明年石油需求將會恢復,但認為需求可能「永遠不會」回到2019年水平,因民眾旅遊、通勤及工作習慣,已因疫情而出現持續改變,將減少對化石燃料及鋼鐵等需求。

當全球能源需求下降時,風力、太陽能等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有機會在未來較受青睞。

【8、世界變了!今次救市關鍵睇美國民眾會否「慳啲」】

除了民眾「外出」行為有變,連一向「月光族」的美國人也「慳啲」,或成為未來經濟能否大幅反彈的關鍵。

疫情嚴重衝擊美國經濟,迫使美國政府與2008年金融海嘯那時一樣,提出巨額紓困計劃,規模甚至大於2008年,惟不同的是,上次是大量資金注入銀行,今次則是大量現金被存入銀行,令民眾是否願意消費成為經濟復甦關鍵!

報道指出,自1959年以來至疫情爆發前,美國家庭儲蓄率從來不高於17.3%,且1995年之後,儲蓄率超過10%的月份只出現過1次。惟疫情爆發後,今年4月美國出現了家庭儲蓄率達32.2%的驚人數字,到了5月仍高達23.2%。

「高儲蓄率」代表美國民眾減少消費,對經濟無益,因此美國儲蓄率能否下降將直接影響經濟復甦,報道甚至表示,這些現金將是左右美國經濟反彈的「絕對關鍵」。可以預期未來幾個月重啟經濟後,消費激增與否將是明年推動經濟增長及通脹等關鍵要素。

然而,報道指出,目前市場對重啟經濟後,消費能否立刻激增感到懷疑,理由是疫情及失業率令人恐懼,讓美國民眾必須未雨綢繆,減少消費。再者,這種預防性心理不排除長期存在,以致美國消費習慣可能徹底轉變。

【9、世界變了!「戴口罩」才可保經濟】

面對目前處境,相信每位香港人也已養成口罩是外出「必需品」的習慣,不戴反而不舒服!事實上,戴口罩才能保經濟。

高盛本周指出,美國當局若強制要求民眾戴口罩,便可能降低每日新確診病例增長,甚至能「救經濟」,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免萎縮5%。

該行在研究口罩與疫情和經濟表現間的關聯後發現,以基本狀況而言,若國家強制規定人民戴口罩,則戴口罩的人口比例將提高15個百分點,而每日確診病例增長將降低1.0個百分點,至0.6%。

研究顯示,口罩法規有可能替代「封城」,否則再度實施封鎖的話,可能使美國GDP萎縮近5%。

高盛亦將美國2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在4月8日至6月24日之間實施強制戴口罩的影響,和YouGov上實際使用口罩的民眾數據相比較,結果發現,在州政府下達戴口罩規定的30天內,「總是」或「經常」戴口罩的人口比例約提升了25個百分點。而「總是」戴口罩的人口,在口罩規定實施後30天,則大增了40個百分點。

另據高盛估計,美國「封城」令今年1月至4月GDP大減17%,而其他實施更嚴格封鎖措施的國家,GDP受到的打擊也更大。因此,該行表示,強制戴口罩的規定很有價值,因能替代新的封鎖措施,否則GDP將受傷害。

【10、香港小心?星澳樓價下挫 最壞時刻料未到】

最後講講樓市,疫情對區內樓市的影響進一步浮現,恐預示香港也要小心!新加坡政府本周公布,當地樓價繼首季按季跌1%後,第2季再挫1.1%,創3年最大跌幅,分析認為最壞時刻仍未過去。

疫情導致新加坡陷入嚴重衰退,並使樓市冰封,4月房屋銷售跌至六年低位,大部分經濟環節要到6月19日才重啟。APAC Realty研究及顧問主管Nicolas Mak認為,雖然新加坡樓價不會崩圍,但整體樓價在今年餘下日子仍會逐步向下。

OrangeTee & Tie研究及顧問主管Christine Sun稱,基於宏觀環境的不明朗,新加坡未來數月樓價將依然疲弱,預期全年私人住宅樓價會跌3至5%。

另邊廂,據研究機構CoreLogic數字顯示,澳洲6月主要城市樓價大跌0.8%,為2019年2月以來最傷,當中墨爾本和珀斯樓價均挫1.1%,悉尼樓價亦跌0.8%。

有分析認為,隨着逾48.5萬業主的暫緩還款期,以及涉約350萬打工仔的政府薪金補貼計劃,在未來數個月結束,澳洲樓市或出現更嚴重的滑坡。

CoreLogic研究主管Tim Lawless表示,雖然有初步迹象顯示澳洲經濟活動改善,帶動樓市交投,但下行風險依然重大。他指出,經濟和貸款者最終要跟從市場力量,屆時拖欠按揭貸款,甚至被迫拋售房屋的情況將會增加。

東網網站 : https://on.cc/

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