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研究:中國保護區多種大型肉食動物明顯減少 僅保育熊貓不足夠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8月05日09:34 • 發布於 2020年08月05日09:34

熊貓是中國生態保育標誌。然而,只保育熊貓未必對整個生態系統有利。最新刊於《自然生態及演化》的研究追蹤過去 10 年野外情況,發現熊貓自然保護區中的大型肉食動物包括狼、豺狗等數量明顯減少,研究更指狼、豺狗更可能已功能性滅絕。

熊貓因 70 年代的偷獵猖獗以及棲息地大規模破壞,在 90 年代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瀕危物種。不過,經過 30 年來中國大力保育,熊貓數量穩定上升至約 1,900 隻,因此在 2016 年 IUCN 已正式將熊貓的瀕危級別降為易危

該研究由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領導,團隊在過去 10 年以相機陷阱調查中國 73 個保護區,包括 66 個熊貓自然保護區中是否存在 4 種大型食肉動物物種,並將數據與歷史基線數字比較。

團隊發現,自 50–60 年前首次建立保護區以來,雪豹 (Panthera uncia) 、豹、狼與豺狗數量都有明顯大幅減少,分別跌 38% 、 81% 、 77% 與 95% ,後兩者更可能已功能性滅絕,即族群已經不能再改變,或無個體可進行繁殖,或族群過小,以致無法避免導致其適應度減少的近親交配以及遺傳漂變 (genetic drift) 。

團隊指,伐木、偷獵和疾病等因素都有造成這些物種數量減少,而這些物種的喪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甚至崩潰」,團隊認為,需要更廣泛的保護策略來保護野外環境的生物多樣性,而非只保育單一物種。

愛丁堡納皮爾大學生態學家 Jason Gilchrist 在 The Conversation 指,發現動搖了投入時間和金錢來保護具有影響力大型特有物種的保育思維基礎,亦揭示出人類對保護生態系統的了解少之又少。

他指在 20 世紀下旬,保護單一物種成為主流保育思想,當時政府與環團也急於尋找有魅力的大型瀕危物種,以尋求公眾支持,幫助牠們免於滅絕威脅,大熊貓、老虎、北極熊等都是這些思想下產生的保育故事。這種方法往令人忽略昆蟲等吸引力較小,但可能有更高生態價值的物種。

Gilchrist 強調,新研究的重點是,不能假設熊貓、老虎等旗艦物種也將是傘護種 (umbrella species) ,對其他物種提供保護傘;雖然單個物種很重要,但確實有某些物種對於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更為重要。

來源:
The Conversation,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is failing to revive the wider ecosystem – new study, 4 August 2020

報告:
Li, S., McShea, W.J., Wang, D. & et al. (2020). Retreat of large carnivores across the giant panda distribution range.Nat Ecol Evol. doi: 10.1038/s41559-020-1260-0

文/Alan Chiu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