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伸出援手防幫倒忙 為視障者引路 問清楚勿推拉

明報

更新於 2020年08月12日18:36 • 發布於 2020年08月12日20:30
正確帶路方式:健視人士在街上遇見視障人士,出手相助時,或會以錯誤方式為他們帶路。石建莊(Jess,中)和樂詩(左)表示,可讓視障人士握着健視人士的手肘前行。(林靄怡攝)
正確帶路方式:健視人士在街上遇見視障人士,出手相助時,或會以錯誤方式為他們帶路。石建莊(Jess,中)和樂詩(左)表示,可讓視障人士握着健視人士的手肘前行。(林靄怡攝)
視障人士會深刻記得個人物品放於何處,亦有獨特放置物品的方式,故切勿擅自移動他們的物品。(林靄怡攝)
視障人士會深刻記得個人物品放於何處,亦有獨特放置物品的方式,故切勿擅自移動他們的物品。(林靄怡攝)
想為視障人士帶路的話,先詢問他們有否需要。如他們需要幫忙,可先用手背輕拍視障人士的手背,提醒視障人士可握着你的手肘。(林靄怡攝)
想為視障人士帶路的話,先詢問他們有否需要。如他們需要幫忙,可先用手背輕拍視障人士的手背,提醒視障人士可握着你的手肘。(林靄怡攝)
等候交通工具時,部分視障人士可靠巴士App得知即將到站的巴士,亦有部分會舉起號碼牌截車,此時亦可問問他們需否幫忙。(林靄怡攝)
等候交通工具時,部分視障人士可靠巴士App得知即將到站的巴士,亦有部分會舉起號碼牌截車,此時亦可問問他們需否幫忙。(林靄怡攝)
部分智能電話內置讀屏功能,可將屏幕上的文字讀出。Jess純熟地示範,當指尖一觸碰笑臉emoji,手機語音程式的女聲即快速讀出「grinning face」,邊按邊聽就能發送WhatsApp短訊。(林靄怡攝)
部分智能電話內置讀屏功能,可將屏幕上的文字讀出。Jess純熟地示範,當指尖一觸碰笑臉emoji,手機語音程式的女聲即快速讀出「grinning face」,邊按邊聽就能發送WhatsApp短訊。(林靄怡攝)
硬件輔助:在工作間或校園,只要多走幾遍,細心實地考察,視障人士就能大概得知該處地勢,所以辦公室不太大的話,沒必要裝點字或引路徑,但用電腦時就需要額外軟件和硬件,視障人士會用點字鍵盤輸入文字,並以讀屏軟件得知屏幕上的內容。(林靄怡攝)
硬件輔助:在工作間或校園,只要多走幾遍,細心實地考察,視障人士就能大概得知該處地勢,所以辦公室不太大的話,沒必要裝點字或引路徑,但用電腦時就需要額外軟件和硬件,視障人士會用點字鍵盤輸入文字,並以讀屏軟件得知屏幕上的內容。(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平日看見視障人士上電梯、過馬路,你會主動伸出援手嗎?

全失明的石建莊,幾乎天天都會遇上熱心人為她領路,但原來,大部分人愈幫愈忙!「路人常常不作聲,一來就是推我、拉我向前行,甚至從後攬住我上電梯,好驚。」她失明,卻清楚「看到」不少想幫她的人們,對視障人士有刻板印象(stereotype),誤以為他們缺乏自理能力,不善溝通,或必定在庇護工場工作……那到底怎樣幫,以什麼心態幫,才算是真正幫得上忙?

相約全失明的蔡樂詩和石建莊(Jess)在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做訪問,樂詩靠導盲犬Bene引路來到,Jess則以白手杖輔助探路,並由熱心途人領她到達。她們天生有視障問題,多年來已習慣活在漆黑一片的世界,靠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認識外界,儘管已磨練到可以獨立自理,但亦不乏需要幫助的時刻。提到這些「被幫忙」的經歷,Jess大讚香港人很熱心,但亦有不少「愈幫愈忙」的經歷,叫她們哭笑不得。

錯誤一:幫忙前不作聲 

視障人士難以單憑動作或神情與人溝通,因此接觸視障人士時,應清晰地用言語傳達信息。問好、主動介紹自己,別在視障人士說話時,無聲無息地離開令他們「與空氣說話」,這都是與視障人士相處的基本禮儀。但有時在街上,Jess不時被出手幫她的人嚇倒:「香港人好熱心幫助我們,但很多時路人不作聲,一來就推我、拉我。」問清楚,是幫助視障人士的第一步。

Jess說,視障人士有一定自理能力,對面前要走的路,大多心中有數,大家宜先問清楚才出手幫忙。如果問得太多,又會不會令視障人士厭煩?樂詩糾正道,多問一句並不多餘:「有時要路人停下來帶路真的好困難,特別因為導盲犬會帶我避開人和障礙物。」因此看見視障人士站在原地躊躇的話,不妨主動開聲。

錯誤二:以推拉方式領路

Jess是打工仔,樂詩是大專學生,二人出門坐車上班上學,常會遇上途人欲為她們帶路或指點方向。但領路的方式,卻錯得層出不窮。Jess說,除了推她或拉她向前,錯誤方式還包括搭她膊頭走路,甚至有人從後攬着她上電梯,有些男士忌諱身體接觸,就拉着她的白杖前行,這些都是危險的做法。

其實正確領路方式相當簡單,Jess表示,大家詢問視障人士是否需要幫忙後,可先用手背輕拍視障人士的手背,提醒視障人士可握着你的手肘前行。然後走前半個身位,讓視障人士跟着走,途中需描述障礙物或樓梯位置,否則視障人士無法得知路面情况,有可能跌倒受傷。

錯誤三:低估視障人士能力

撇除視力,視障人士與一般人無異,雖然他們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幫助,但基本上能獨立自處,加上科技發達,配合日新月異的輔助設施,視障人士不一定需要旁人幫助才能完成要做的事。Jess笑言幾乎每天搭扶手電梯時,也會被路人勸喻改搭升降機,「大家總假設盲人不懂上電梯,其實我們做過行動定向訓練,就算站了在兩級電梯中間,也會知道的」。而且要是視障人士習慣乘搭同一條電梯出入的話,改搭升降機反而有可能到了不熟悉的地方,不方便他們找路。

正因為低估視障人士的能力,不少人對他們抱持不合理的假設,其中一個常見的現象,是人們只與視障人士同行的人談話,「我和我媽在一起時,有時旁人會問她『佢(Jess)喺邊度返工?』;侍應又問她:『佢(Jess)要食咩?』」教Jess哭笑不得,她正色道:「不需要假設失明等同影響其他感官和能力。」與視障人士相處,最重要是抱持開放和包容的心。

誤認為視障人士不用上班,或者只在庇護工場上班的人,同樣為數不少。在地產公司擔任傳訊公關一職的Jess,亦曾多次被問「你要返工㗎?」後來她只笑笑拋出一句:「係啊,咁都要食飯嘅。」她歸因社會人士不理解視障人士如何生活,所以她亦會調節自己心態,保持禮貌地回應。

「也是普通人」 不用特別避忌

如果在工作間或社交場合遇上視障人士,相處時有什麼需要避忌的地方?Jess說情况因人而異 ,「有些人介意聽到『盲』字,但我認我是盲人、是殘疾,只要不懷惡意,平常描述就沒有問題」。她笑說,就算是當天化妝或衣著配搭有問題,也不介意朋友開門見山指出:「怕傷害弱小心靈而不告訴我的話,好錯!」樂思沉思半晌,亦說:「視障人士也是普通人,沒什麼要特別避忌。」舉凡如「看電視」、「睇波」等與視覺有關的字眼,甚至有關她失明緣由的話題,只要不含惡意,統統照說可也。

嚴峻疫情下,視障人士在生活上的挑戰比以前更多。樂詩說,𨋢掣上的保護膠膜,雖然方便工人消毒,但阻擋了視障人士觸摸鍵上點字,本來輕鬆簡便的按鍵過程,頓時難比登天。視障人士依賴觸覺感知世界,現在觸摸東西後,會緊張地消毒雙手,搓手液必須長備左右,但想到超級市場補購消毒用品時,卻「連貨架上有沒有貨都不知道」。疫境時刻,要是碰上視障人士,健視人士不妨多問一句,關懷多句,讓他們減少碰壁。

文:宋霖鈴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