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太平洋深海發現多種原生動物 或為當地生態重要成員 學者警告海床採礦前三思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7月02日10:36 • 發布於 2020年07月02日10:35

最新刊於 European Journal of Protistology 的研究指,在太平洋中間深海海床發現了四個新物種和兩個新屬的有孔蟲門原蟲 (Xenophyophores) 。

這些新物種位處稱為 Clarion-Clipperton 區 (CCZ) 的寬闊凹陷海床裂縫帶, CCZ 佔地約 450 萬平方公里,早在 1950 年被發現,由於其含豐富有價值的金屬和稀土礦物,一直被視為潛在的深海礦場。

不過,在 2016 年起已有學者發現當地生物多樣性極高,當時收集到的生物有逾半是全新發現。是次研究則再報告 CCZ 生活在海平面以下 5 公里深的生物。

有孔蟲門原蟲早在 19 世紀末已被發現記錄,但由於這些動物生活在極深海底內,人類對其了解並不深。牠們是原生動物 (Protozoa) 之一,後者是動物界中最低級、最原始、最簡單的一類動物,阿米巴原蟲、草履蟲亦屬原生動物;而有孔蟲門原蟲是 CCZ 最常見的大型生命體。

領導研究的英國海洋學中心海洋生態學家 Andrew Gooday 指,這四個新物種和兩個新屬已將 CCZ 深淵中已描述的有孔蟲門原蟲數量增加至 17 個,佔該類生物全球總數的 22% ;還有更多有孔蟲門原蟲已知但未被描述。他又指太平洋的這一部分,顯然是有孔蟲門原蟲多樣性的熱點。

其中一個新發現中的有孔蟲門原蟲屬 Abyssalia ,是以其棲息的深海帶 (Abyss) 命名。在 2018 年考察船 RV Kilo Moana 遠征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兩個 Abyssalia 物種 A. foliformisA. sphaerica ,前者為扁平葉狀,後者呈球形;有孔蟲門原蟲均有稱為 test 、由微小顆粒組成的外殻,而 Abyssalia 屬孔蟲門原蟲則由均勻的海綿狀針刺組成,且無明顯的外殻表層。

A. sphaerica 
Credit: Slim Chraiti, University of Geneva
A. sphaerica Credit: Slim Chraiti, University of Geneva

A. sphaerica
Credit: Slim Chraiti, University of Geneva

另一個被識別的新屬為 Moanammina ,名字來自夏威夷語、毛利語和其他波利尼西亞語中的「海洋 (Moana) 」,暫時只有 M. semicircularis 一個成員,其形狀為帶莖桿的扇形;團隊亦發現舊有的Psammina 屬新物種 P. tenuis ,該物種有薄的平板外殻。

M. semicircularis
Credit: Jennifer Durden and Craig Smith, DeepCCZ Project.
M. semicircularis Credit: Jennifer Durden and Craig Smith, DeepCCZ Project.
P. tenuis 結構
Credit: Gooday, A.J. & et al. (2020).
P. tenuis 結構 Credit: Gooday, A.J. & et al. (2020).

P. tenuis 結構
Credit: Gooday, A.J. & et al. (2020).

M. semicircularis
Credit: Jennifer Durden and Craig Smith, DeepCCZ Project.

團隊也發現一種疑似是有孔蟲門原蟲的「泥波」,但該個似麥提莎的泥波在被詳細檢驗前已自行分解。

疑似是有孔蟲門原蟲的泥波
Credit: Gooday, A.J. & et al. (2020).
疑似是有孔蟲門原蟲的泥波 Credit: Gooday, A.J. & et al. (2020).

疑似是有孔蟲門原蟲的泥波
Credit: Gooday, A.J. & et al. (2020).

RV Kilo Moana 首席科學家、夏威夷大學海洋學家 Craig Smith 指,在海底隨處都見到有孔蟲門原蟲,而且形狀大小,顯示有孔蟲門原蟲是 CCZ 豐審生態系統中的非常重要成員,可能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他補充,如果想知道深海採礦對這些海底生物群落的影響多大,將需更了解這些怪異生物的習性與生態。

來源:
Science Alert, Strange New Species Discovered in Abyss at The Bottom of The Pacific Ocean, 1 July 2020

報告:
Gooday, A.J., Durden, J.M., Holzmann, M. & et al. (2020). Xenophyophores (Rhizaria, Foraminifera), including four new species and two new genera, from the western Clarion-Clipperton Zone (abyssal equatorial Pacific). European Journal of Protistology Volume 75, August 2020, 125715. doi: 10.1016/j.ejop.2020.125715

文/Alan Chiu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