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臟病發作、死亡正值高峰期!醫師推這1盤健血管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8年01月16日10:51 • 發布於 2018年01月17日03:00 • 新聞中心陳建甫

【早安健康/陳建甫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15年全球死亡原因排行,缺血性心臟疾病已經逾5年以上佔據全球最高位死亡原因。雖然傳統上一直以來都認為心肌梗塞、心絞痛是高齡者以上才會罹患的疾病,但民眾若翻閱衛福部105年十大死因統計年報,可以發現從44歲年齡層開始,心臟疾病就已經成為國人第二大死因了。

而日本國立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的專科醫師神谷千津子表示,每年到了1~2月份,是北半球國家心臟疾病發作最頻繁、死亡人數也最高的時期。其中醫學界近來來特別注目的,就是好發於40~50歲之間更年期女性的「微小血管型心絞痛」。

微小血管型心絞痛:不只胸口,牙齒、喉嚨、胃等多處都絞痛!

根據日本心臟病學會官方公布資料,指出這類型的心絞痛除了與心肌缺血,導致周邊微小血管萎縮、胸口出現抽痛感之外,更與雌激素變化、血中膽固醇指數過高有關,使得胃部、上臂、喉嚨、牙齒以及肩背等多處的微血管,都跟著缺血而引發絞痛感,患者也往往會因此誤判自身病情,所以選擇了錯誤的科別而延誤黃金治療期。

靜風莊醫院的天野惠子醫師則表示,據她的研究統計,若以鄰近更年期前後的女性40~50歲之間女性,大約每10人就有1人患有微小血管型心絞痛。

雌激素能舒張微血管 更年期罹患心臟病風險成13倍

雌激素也有舒張微血管的能力,因此在40歲橫跨50歲之際,面臨體內的雌激素快速降低,自然也就使得微血管組織無法正確保持彈性。連罹患其他心臟疾病的風險都是一般人的13倍。

此外,日本國立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的代謝部部長斯波真理子也指出,若是該名女性同時還具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病史,更會提高其動脈硬化的風險,使得此年齡段的女性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而過世的比例,甚至比男性還來得更高。

台灣每160人 就有1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而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大成教授日前在接受全民健康基金會採訪時,也指出膽固醇雖然不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唯一危險因子,但是若以高血指特別門診中所看到的病例,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者,其總膽固醇值超過300mg/dL時,就與心血管疾病劇有強烈關聯,不能不控制。

下一頁告訴您,這運動、飲食都能幫助強健血管!

蘇教授指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因為基因變異的遺傳,導致LDL膽固醇接受體出現缺陷,進而影響了體內的膽固醇代謝,若是沒有積極用藥控制,在40歲以前就有可能出現心肌梗塞的危險。

而蘇教授也表示,初步推估來看台灣每160人,就有1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但是臨床上卻有高達8成的患者因為沒有症狀,所以從沒接受治療。

而斯波醫師則表示,民眾若想要自行判斷自己是否有潛在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危險,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檢查:

阿基里斯腱厚度:

正常人的小腿後側阿基里斯腱厚度約在6毫米左右,如果民眾在家自行測量時,發現阿基里斯腱的厚度超過2公分以上,就有可能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

LDL膽固醇數值:

超過180以上,就有可能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家屬心血管狀況:

2等親以內家屬,曾有男性在55歲、女性在65歲以內罹患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就有潛在危險。

而斯波醫師也建議,民眾應該培養三項生活習慣來改善,或者是嘗試美國近來正流行的「一盤飲食法(One Plate Diet)」來強化微血管強度,延緩動脈硬化速度,並且幫助微血管回春來避免心絞痛發作。

《斯波醫師建議的三招生活習慣》

  • 1天至少走路總時數走達1小時。
  • 鹽分攝取量控制在6公克以內。
  • 飲食時盡量攝取膳食纖維、青背魚類。

《一盤飲食法》

  • 準備一個直徑20公分長的圓形盤子。
  • 用蔬菜、海藻類及菇類食材填滿盤子的二分之一。
  • 用碳水化合物填滿盤子的四分之一。
  • 用蛋白質填滿盤子的四分之一。

斯波醫師表示,每餐都只吃這樣一盤的均衡菜餚,不但可以補充到抗氧化的植化素、維生素之外,更能從海藻類、菇類中攝取到豐富的微量礦物質來幫助血管擴張、代謝廢物。而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跟蛋白質則更能強健血管,打造不易萎縮、能夠順暢流通的暢通管道。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你​【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