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邱玉珍(時報周刊綜合組資深記者),張雅雯(時報周刊綜合組記者)】乳癌專家張金堅曾經一喝咖啡就肚痛,三十年後卻重新拾起這項嗜好,還翻閱文獻檢視咖啡與健康的關聯性,他表示適量喝咖啡,整體來說利大於弊,尤其早上十點喝不僅不會妨礙睡眠,且CP值最高。
行醫超過四十年的張金堅,當年原本考上台大電機系,由於罹患開放性肺結核的父親希望他習醫,重考一年進入台大醫學系;沒想到在外科擔任住院醫師時,卻出現肺結核的初期症狀,一度擔心身體無法負荷外科龐大的工作量與壓力,考慮轉其他科別,幸好有老師的鼓勵而堅持下去,不僅治癒肺結核,後來還成為台大外科主任、乳房醫學會的創會理事長。
不僅行醫路輾轉繞了一圈,張金堅近年投入對咖啡的研究,還撰寫一本《瘋咖啡研究室》,探討咖啡與健康的關係,其實他與咖啡更是「久別重逢」,三十多年前念博士班時,跟著別人泡即溶咖啡來喝,結果每次肚子都不舒服,他認為自己可能體質不適合喝咖啡,從此不再碰。
後來他擔任當澄清醫院院長常常搭高鐵,聞到咖啡香忍不住再嘗試,肚子竟然不會不舒服,「我想過是不是體質改變了?還是現在的咖啡比較好?或是情境不一樣?」重新把喝咖啡當嗜好,張金堅在健康上也意外獲得好處,比如痛風沒有再發作,他一查確實 有研究指出咖啡能降低痛風風險,推測與咖啡含有抗氧化成分有關。
咖啡怎麼喝?下一頁專家告訴您!
「這個經驗讓我找到樂趣,也想了解咖啡深不見底的學問。」於是張金堅總共檢視了至少四百多篇文獻,書中還把咖啡與人體各部位的健康關聯性歸類,比如咖啡與失智症、耳鳴、高血壓以及癌症的關係。
他指出,大致來說都能找到咖啡利大於弊的報告,以癌症為例,他歸納歷來研究,認為 每增加一杯咖啡,可降低三%整體癌症風險;然而不同癌症與喝咖啡的關聯性不盡相同,有研究指出咖啡會增加肺癌以及小孩白血病的風險,不過皮膚癌、子宮內膜癌、肝癌、口咽癌的風險則會下降,其他癌症則沒有顯著影響。
張金堅認為,要獲取咖啡對健康的好處,必須要正確、適量飲用,他的原則是每天喝不超過三杯(一杯約二五○毫升),多數在中午前喝完以免影響睡眠,尤其建議在上午十點喝,「到了早上十點和下午三點,腦筋最容易昏沉沉,這時喝咖啡CP值最高!」此外,他提醒由於喝咖啡會利尿,應該要同時補充水分,或是像他有輕微的胃食道逆流,建議飯後再喝咖啡,且喝完後不要躺著。
不過他提醒有些人飲用咖啡有禁忌:比如小孩不要喝,以免影響骨骼發育;骨質疏鬆患者要少喝,並且補鈣質;懷孕前期不要喝,後期則減半喝;缺鐵性貧血患者不要喝。
張金堅笑說許多人覺得他愈來愈年輕,他覺得關鍵是心情,因為卸下了主任或院長的行政職,現在擔任台安醫院總顧問的他,持續在乳房外科的專業上發揮,加上又有咖啡這項新嗜好,雖然還是讓自己很忙,心情卻變得比較輕鬆。
除了喝咖啡,醫師下一頁還要告訴您更多養生秘訣!
飲食原則四口訣
張金堅認為隨著年紀漸長,飲食和運動方式必須跟著調整,在飲食方面他力行下列口訣:
一清:吃的食物清清楚楚,不要來源不明,少吃加工食品。
二淡:不要重口味,盡量用橄欖油。
三少:份量不要多,七分飽就好。
四細嚼慢嚥:慢慢吃才不會吃太多,食物嚼碎再吞較能吸收完整。
不過他笑說自己第四點還不及格,「或許是外科人習慣快狠準的做事風格,吃飯也是快快吃完要上工,急性子一時之間還改不了,還在學習學著放慢。」運動方面他建議要找運動傷害少且能持續的運動,因此現在都和太太利用晚上去快走或游泳,以免膝蓋承受過大壓力。
養生處方箋
- 正確、適量喝咖啡。
- 飲食七分飽、細嚼慢嚥。
- 每天快走。
醫師簡介──張金堅
年齡:71歲
現職:台安醫院總顧問、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院長、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專長:乳房外科、腫瘤免疫學
本文摘自《門診時,醫師不會告訴你的養生祕訣》/邱玉珍(時報周刊綜合組資深記者),張雅雯(時報周刊綜合組記者)/時報出版
…
留言 1
機車阿彬^^A.bin
疲勞時喝咖啡確會造成身體過度壓榨,
長期下來導致免疫力下降
2017年11月21日04:2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