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一樣棄選,為何蔣萬安贏得肯定,吳志揚卻被評為「怯戰」?

獨立評論

發布於 2018年02月21日07:45 • 羅德水

年底縣市長選舉已進入倒數計時階段,但國、民兩黨都還未完成所有縣市長候選人的提名。究其原因,或因為黨內競爭者眾,仍待初選產生候選人,或因是艱困選區,眾人避之唯恐不及,以致乏人問津。

除了以上兩種情形,當然也有眾人勸進不斷,當事人卻仍然不願意參選的。在國民黨內,蔣萬安與吳志揚就是明顯的例子。原本被國民黨寄予厚望、鎖定要參選桃園市長,與現任市長鄭文燦二度對壘的吳志揚,在農曆年前宣布不參選桃園市長後,打亂了國民黨的布局,國民黨最後也只能透過初選決定該黨候選人。

延伸閱讀:「清創」中的國民黨,更應該注重黨內「青創」

值得討論的是,一樣是避戰,為何不選台北市長的蔣萬安贏得不少肯定,而不選桃園市長的吳志揚卻被批評是怯戰?

針對外界的批評,吳志揚顯然感到不平,稱他之所以不參選不是畏戰,主要原因是他的父親極力反對他參選、「不希望忤逆他」,吳志揚還強調,他最不希望再參選後,造成外界桃園是「吳家在把持」的質疑。

此外,對國民中央拿「不分區立委承諾書」相逼,吳志揚則表示,承諾書中只有提到必須接受黨的規劃或徵召,投入立委或縣市長選舉,「不得有異議」,但沒有若不接受要如何懲處的文字,如果中央黨部要處理他的不分區資格,他「沒有辦法接受」。

不得不指出,吳志揚所說的這兩個理由,不但稱不上理由,而且離公眾認知還頗為遙遠。

延伸閱讀:國民黨主席改選──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人才養成計畫

不參選,真的就是拋下「權貴」包袱?

首先,吳志揚稱不想讓外界誤以為桃園是「吳家在把持」,往好處想,這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的自覺。要知道,家父長制、權貴政治向來是國民黨為人批評的積習,連勝文在2014年執意挑戰台北市長而慘敗,相當程度就是選民唾棄權貴政治的結果,吳志揚能這樣想,至少顯示他理解政治家族、政二代其實是個包袱。

不過,吳志揚的話,其實也只說對一半。再清楚不過,如果不是父親的因素,吳志揚有可能在2014桃園市長連任失利後,隨即被排入2016不分區立委的安全名單嗎?對其他候選人來說,敗選意謂著歸零重新出發,但對吳志揚來說,一樣是敗選,其政治生涯卻幾乎等同於無縫接軌。如果這不是權貴,什麼才是?

問題在於,作為國民黨內家族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除非吳志揚就此離開政治圈,否則,就算不投入桃園市長選戰,也不會因此擺脫權貴政治的標籤。

延伸閱讀:看看突尼西亞、想想台灣──為什麼該期許「青年從政」?

拒絕參選,只在乎自己會否被罰?

 再者,吳志揚似乎認為國民黨以取消不分區立委相逼不盡情理。殊不知,吳志揚的不分區立委身分,正是他被批評為怯戰的關鍵。吳志揚稱雖有承諾書,卻無罰則,這無異是以最低標準解讀政治承諾。縣市長與立委都擁有相當政治資源與權力,試問,如果已經獲得提名的其他不分區立委,如雲林的張麗善等人,也都提出保留不分區立委身分的要求,以這種格局與態度打選戰,可能贏得社會支持嗎?

不同於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的當選仰賴政黨票得票比例,主要政黨多以功能性、任務性提名。2014年地方選舉後,國、民兩黨的政黨支持度出現明顯逆轉,結果也反映在2014以後的歷次選舉結果上;也由於政黨支持度的消長,國、民兩黨對不分區立委的提名態度也採取明顯不同的策略。

延伸閱讀:國民黨立委提名新制,是開民主倒車?

2016年支持度達到高峰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提名策略主要是著眼於宣傳政黨進步形象,進而拉抬整體選情,而提名前已經預想或將慘敗的國民黨,則是與不分區立委提名人約定,如果黨有需要,要求名列「政治組」的不分區立委,須在任滿兩年後辭立委參選縣市長。有這樣明確的約定,吳志揚卻仍然選擇不參選,還說他沒有辦法接受因此被取消不分區立委資格,怎麼可能不被解讀為怯戰?

相較於吳志揚,作為區域立委的蔣萬安,確實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儘管藍營基層勸進不斷,初次擔任立委的蔣萬安仍做出留在國會的決定,免於「落跑立委」之譏,也獲得選民的理解與肯定。

作為政治人物,吳志揚確實不能選擇出身,但想要撕去權貴政治的標籤,或許還需要更多的勇氣與智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