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就算錢夠付房貸頭款5成,也只要付3成的理由:「不敢借錢」阻擋你當有錢人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2018年11月09日02:06 • 沈誘冰

存錢是起點,不能是目的
很多人愛存錢,第一,看中的是安全;第二,看中的是利息。我不愛存錢,第一,利息太低,對我沒有誘惑力;第二,社會總是在發展,銀行裡的錢總是不斷貶值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感嘆:「放在十年前,那可是一筆大錢。」

是啊,三十年前,1元可以買一箱雞蛋,而今天呢,1元連一顆雞蛋都買不到了。若把三十年前的1元存到今天拿出來使用,你會痛恨自己當初太愚昧、不夠有遠見,還是會痛恨社會發展太快、物價漲得太快呢?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80歲的老太太存了一輩子的錢,總共存了三十多萬元。2012年,她在臨終前囑咐親人把這筆錢拿出來,想給自己的孫子在上海買間房子,囑咐完便去了極樂世界。隨後,記者在採訪老太太的親屬時得知,在1980年代,老人家手裡就存了五萬多元。那時的五萬元,在上海買間房子還是可以的,而現在這個錢在上海連買個洗手間都不夠了。

只會存錢,只能換來貶值的生活
當你在感嘆物價飛漲時,有沒有想過,手裡的錢正在一天天貶值呢?你若是有了「手裡的錢正在一天天貶值」這樣的認知以後,還會去存錢嗎?

有人說:「避免手裡的錢貶值的唯一辦法,就是在當下花掉它。」這句話是我在上高中時看到的,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那時的我花錢如流水,看見了這句話,心裡瞬間得到了些許安慰。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我當時還不具備分辨的能力。現在回過頭去想這句話,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對了。但是,我想再補充一下:「避免手裡的錢貶值的唯一辦法,就是在當下花掉它,把它轉化成手中的商品(黃金條塊也好過現金存款)。」

小時候,每年春節都要去奶奶家拜年。1990年代,我可以從奶奶那裡得到50元的壓歲錢。那時,我對金錢雖有些懵懂,但也知道50元可以買好多東西。例如,可以買好多本小人書(按:連環畫本);可以買7到8個小書包;可以買幾十包巧克力。可是我的壓歲錢,卻被我媽以「小孩子不懂得怎麼花錢」為由給存了起來。上高中時,再去奶奶家拜年,依然可以拿到50元的壓歲錢。可是那時,50元只夠買3本正版書,或非名牌的書包1個,或幾包巧克力。

有時我在想,若早些年把錢全部換成商品儲存到現在,是不是可以大賺一筆?現在看來,賺錢根本談不上,只能說保值。因為過去的錢值錢,現在的錢不值錢。但商品的價值一直是跟著市場走,若拿過去的錢來購買現在的商品,那就是在做虧本生意。所以,我們辛苦存了些錢,準備等到十年或者更久以後來花,難道不覺得有點傻嗎?

幾年前,房地產被炒得火熱時,房子的價格被炒成了天價。那時,仍然有大量的人擠破頭買房子。很多人為了買一間房子,花掉畢生的存款,每個月背上很高的房貸,甚至每個月的薪水基本上都還了房貸。我甚至也跟大多數人一樣,認為做一個房奴太可悲。可是,做一個存摺奴更可悲。房奴最起碼還有間嶄新的房子,而房子也是相對於其他商品較能保值的。存摺奴有什麼?

安全感的過度培養,讓人總是愛待在一個自認為安全的領域,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有著怎樣的潛能。為什麼人們愛存錢?就是為了尋找安全感。存錢相對於其他投資來說,可以減免資金虧損的局面,最大限度的保證本金的存在,另外還有穩定的利息,會讓大部分人理所當然的覺得「何樂而不為」。

現金,放在家裡容易被偷,也容易損壞。人們便想到了銀行,認為存進了銀行,就等於給自己的錢上了保險。很早就聽說外國經常有銀行倒閉,但國人還沾沾自喜,認為銀行破產不可能發生在中國,因為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國有銀行有政府這個強硬的後臺作為支撐。

前一段時間,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妹妹告訴我,中國的銀行終於開始自負盈虧了,並且允許各個地方銀行宣布破產。那麼麻煩來了,我們的錢即使存進銀行,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安全了。倘若你積攢了大半輩子的錢並存進一家銀行,剛好那家銀行因管理不善而破產,你會怎麼做呢?

後來,我查看了一下相關政策得知,從2015年5月1日起,中國銀行破產已經正式進入政策允許範圍和試操作的階段。但是仍然有一個基本的保額,即同一位存款人在同一家銀行所有存款帳戶的本金和利息,在50萬元以內的,由保險公司全額賠償,超過50萬元額度的,最多賠償50萬元。這麼說來,對於小額存款的人來說,也不是完全沒有保障。

無論如何,存錢作為一種長期的理財方式,最終算下來往往是虧本的。若你手裡的錢不能透過其他投資方式轉成商品,而獲得持續且較大的收益,就意味著你的個人財產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銀行會破產,說明有錢人越來越多了。因為錢都被借出去投資,而往銀行裡面存錢的人太少,所以銀行才會破產。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的標題寫道:「堅持3個月不存錢,房價會跌,銀行會破產。」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看了之後,我只是更加確定,真正的有錢人根本不會往銀行裡長久存錢。

有一次喝下午茶,跟幾個男性朋友探討人民幣貶值的問題。其中一位朋友開玩笑說:
「那好啊,我買一噸大米擱在倉庫,幾十年後再拿出去賣不就發財了。」
另一個朋友說:「你傻啊,到那時你不是在賣大米,而是在賣米蟲。」
我說:「幾十年是不太現實的。每個人在社會上打拚的日子也就那麼二、三十年而已。我們把眼光放在三、五年之後就已經很不錯了。什麼東西都有保存日期,房子也不例外。如果想增值,就要學會維護和創新。比如我N年前買的房子,N年後拿出去賣,我需要做的就是怎麼讓老房子看起來像新房子。但也不要想著花一次錢用一輩子,社會的經濟需要靠頻繁的消費來推動,若我們每個人都靠著『老古董』生活,這個世界還能談什麼發展。」

合理的借錢,富裕的開始
我們的長輩在我們還是個小孩時就告訴我們:「要學會先苦後甘。不要老想著享受,否則以後會吃很多苦頭的。要好好讀書,長大以後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賺很多的錢。然後再把錢存起來,才能買房、買車,買一切自己想擁有的東西。」

有意思的是,長輩嘴裡說著「先苦後甘」,卻在生活中盡可能「甜」的照顧我們,盡量避免讓我們受苦。從潛意識層面來說,他們也是不願意主動去吃苦的人,甚至是排斥吃苦這件事的。想當然會把負債看成是一件很苦的事,因為在某段時間裡,負債確實會讓一個人甚至一家人,在身體和心理上過得異常辛苦。

事實上,在當下,一個人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如果一直循著攢到錢後再買車、買房的路走下去,估計你走了大半輩子仍然走不到盡頭。以自己為例,若我不靠貸款,也買不起現在住的這間房子和現在開的車子。

如果有人建議不願意負債的人從銀行抵押貸款買房、買車,他們會很排斥,認為那樣做很沒有安全感,認為借錢都是沒錢的人才會去幹的事,認為自己銀行有存款,沒必要去貸款,去過一種「不切實際」的生活。所以,很多老一輩的人,當聽到自己子女需要買車、買房時,大都是拿出自己辛苦存了一輩子的積蓄,給孩子買車、買房,付款時還會很豪爽的說:「一次付清。」

說到這裡,我想起去年在珠海認識的一個年輕的游泳教練。那段時間,他正為自己抵押買房的事情東奔西跑。他要買的房子不算大,八十多平方公尺(約二十五坪),總計人民幣一百多萬元。按理說,首付三成,以他的收入,以後再按月還貸是很輕鬆的事情,可他卻一開始就付了五成首付。
「既然交三成就可以,你為什麼要交五成呢?」
「我是想交三成的,但我媽硬是給我湊夠了五成的錢,囑咐我一定要交五成,這樣我每個月的還款金額就會少一些。」

很顯然,如果手裡錢足夠,他們是不會選擇抵押的,那樣連利息都不需要承擔了。透過這個年輕游泳教練的行為,我想說的是,在他和他媽媽的潛意識裡,充滿了阻礙他們成為有錢人的訊息。

有錢人都在想辦法從銀行貸款,留住自己手上的現有資金。說句比較無賴的話,這年頭能用別人的錢,誰還願意用自己的錢啊!就拿這個游泳教練買房的事情來說,他手裡有總房價五成的錢,如果首付只交三成的話,房子照樣可以買下來不說,另外兩成留在自己手中做點其他的事,或者平時生活救救急,投資讓錢生錢之類的,不是更好嗎?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長遠來看,錢永遠是在不斷的貶值中,從銀行裡借得越多越得利。舉個例子,二十年前如果貸款買一間房子,首付三成,分三十年還完,無論是選擇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還款,都是賺。拿當時每個月還款人民幣五百元來說,確實是一筆大數目,但擱到現在,人民幣五百元已經不足掛齒。

他們為什麼會不想欠銀行錢呢?說白了,就是他們的思維被限制住了。他們把焦點都放在銀行貸款的利息上面,因為他們想不到讓手裡的錢生錢的辦法,只想到要盡可能快的把貸款還完,甚至根本不想背負不必要的銀行利息。

有一些人會說:「我房子有了、車也有了,也沒有額外的投資,我借錢幹嘛?」 我想對這些人說:「我房也有了、車也有了,也沒有做大買賣,我每個月還了以前的貸款,還能剩餘一部分錢。但是,我還是在不停的貸款,因為我可以透過貸款不斷的往自己身上投資、往自己的生活上投資,等到我老去的那一天,我的帳還完了,我自己的人生也過得充實了。」

人具有強大的適應環境的能力,為了可以存活下來,可以像孫悟空一樣七十二變。隨著環境的改變,我們潛意識裡活躍的訊息也在不斷改變。
每個人身上都適當的背負著一點債,頭腦會變得更加清晰,人生規畫會更加詳細,賺錢的腳步也會加快。這是一種變相追求適當壓力的生活方式,而適當的壓力,絕對可以激起你內在的生活動力,你的生活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好。

延伸閱讀:

●書籍簡介_錢意識

錢意識:借錢、花錢、存錢、賺錢,你最愛哪一件?不做哪一件?變有錢的人怎麼處理錢?跟你想的不一樣
原文書名:錢意識:聊一聊99%的人都忽視的祕密
作者:沈誘冰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30日

作者沈誘冰畢業於雪梨大學,資深心理諮詢師,
23歲買車、27歲買海景房,全靠自己打拚。
學的是心理學,她發現這世上關於錢的所有行為,都跟人內心的「潛意識」有關,
而真正的有錢人就是在借錢、花錢、賺錢和存錢上,跟你我的潛意識不一樣。
作者特別定義此為「錢意識」。

書中將從這四個方面,用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身邊案例告訴你:
借錢、花錢、存錢、賺錢這四件事,有錢人最愛哪一件?不做哪一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