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來港上市,並錄得歷來第二大超購認額的晶科電子(02551.HK),旗下的領為視覺大灣區總部項目,於廣州南沙動工,晶科電子董事長肖國偉表示,項目總投資24.8億元人民幣,預計總部落成後,可以提供年產逾70萬套智能前燈系統、智能尾燈系統等零部件的產能,預料明年落成。
肖國偉表示,晶科電子的零件按訂單生產,因此庫存量較低。他指在以舊換新政策下,去年下半年的客戶訂單大幅增長,產能利用率明顯上升。他認為,內地電動車未來會向智能化和中高端化發展,預計單靠公司在寧波領為的產能,不足以支撐2025至2027年承諾的車燈供應量,促使公司在華南地區建設新工場。
肖國偉又指,內地乘用車行業在未來兩至三年時間的競爭仍然激烈,會有利做好產業鏈整合的公司。他指,現時較高端的車型設計需要幾百到幾千個LED燈,而有產業鏈整合的公司在性價比的優勢更明顯。同時「內捲」加劇下,市場開發新車的周期由3至5年壓縮到約1年,令車商對零部件的需求非常高。
訂單回流趨勢料延至今明兩年
對於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肖國偉表示,晶科在疫情前進行戰略轉型時,已作相應部署,公司亦有向全球各地17個大客戶供應零件,能夠對沖地緣政治和地區性風險。他又提到,過去2019年貿易戰時,有幾個大客戶提出要將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但半年至一年後不少項目與訂單都回歸,主要因當地難以建立體系化的供應鏈,良品率大減。他指,公司的訂單和收入近年向上,預計趨勢在今明兩年延續。
晶科電子總裁侯宇又透露,公司早於去年來港上市前,已考慮在海外布局,並到東南亞、北美、歐洲和墨西哥等地考察。對於出海,肖國偉表示公司的態度較審慎,主要考慮客戶需求、營商環境和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