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飲食營養】印泰日式咖哩有咩唔同? 台營養師拆解熱量陷阱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發布於 05月04日12:13

喜歡吃咖哩的朋友,應該有吃過形形式式的咖哩,如印度咖哩、日式咖哩、東南亞咖哩、綠咖哩、紅咖哩等。但要留意,咖哩一般有不少調味,是熱量的陷阱,再加上食物本身,如吃日本菜時喜歡吃咖哩天婦羅,熱量就更驚人。台灣門諾醫院營養師陳可敏為大家比較印度咖哩、泰式咖哩與日式咖哩,還教大學如何避開咖哩中的熱量。

印度咖哩質地較稀

陳可敏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說,印度咖哩是各種香料組成,包括薑黃、荳蔻、丁香、肉桂等,通常醬汁看起來比較「稀」;泰式咖哩則添加「椰漿」、「魚露」等減少辛辣感並提升香味,另外運用多種香料如羅望子、月桂葉,讓口味清香充滿南洋風味。

日式咖哩口味偏甜,會使用奶油加麵粉,炒成奶油麵糊,再加上薑、蒜、咖哩粉,以及蘋果泥、洋蔥及胡蘿蔔,帶有濃厚的甘甜,中和香料刺激的味道,口味偏甜,醬料比較濃稠。

至於綠咖哩加了綠辣椒,看起來顏色呈現綠色,口感比較辛辣;紅咖哩則加了紅辣椒,可能用新鮮辣椒熬煮或用辣椒粉增添風味。黃咖哩則加了較多的薑黃。

日式咖哩偏甜

陳可敏表示,在眾多咖哩中,日式咖哩因為有奶油、麵粉與高湯,油脂與碳水化合物比其他咖哩種類高,若再加上白飯或炸物,熱量高達800至900卡。偶爾吃日式咖哩沒問題,不過應少同時吃炸物,如炸豬排、炸蝦等,可選擇雞肉、牛肉非油炸的主菜,避免吃進過多熱量。

在眾多咖哩中,熱量較低是正宗印度咖哩,醬料由不同香料組成,不會加上椰奶與奶油等,有些餐廳會提供甩餅沾著吃,熱量比白飯低。雖然香料較難計算熱量,不過印度咖哩的熱量一定比日式咖哩低。

降低熱量攝取 醬汁不全吃完

想吃咖哩又不想攝取過多油及鈉,主菜盡量不要選炸物,若這次吃炸豬排,下次吃牛肉雞肉或海鮮。例如牛肉咖哩飯熱量近800大卡,盡量少吃。

咖哩汁都不要全部吃完,不要因為還剩很多咖哩汁而再「撈」飯吃。下一餐可以烚菜「撈」咖哩汁,不但增加飽足感,也不會攝取過多飯量。

自煮咖哩 多吃菜

陳可敏說,若是自己煮咖哩,可少用咖哩磚,因為咖哩磚鈉及熱量都高,建議可用咖哩磚加咖哩粉增添風味。記得多加蔬菜,如洋蔥、洋菇、胡蘿蔔、馬鈴薯、大番茄與椰菜花等,不要炸物,白肉或紅肉都可,令營養均衡。陳可敏又提醒腸胃不好的人,吃咖哩要注意辣度,避免腹瀉。

(參考資料:元氣網)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